原标题:除了流量和ip,互联网时代里,要如何才能拍好现实题材作品?
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视听产业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个行业在用户、流量、收入方面的快速成长。过去五年,探险、悬疑、古装、纯爱是互联网影视的兵家必争之地,但现实主义、主旋律题材电视剧,互联网自制内容却较少涉猎。
在受众年轻化的互联网大环境下,对于这种现象,从荧屏火到网站,从一部剧拓展出无数茶余饭后谈资的《我的前半生》的制片人黄澜直言:“对于现实主义题材,不是观众不喜欢,而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现实题材是刚需 “改革开放这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你会发现任何想象能力都跟不上变化的速度,与其脑洞大开进行创作,不如深耕脚下的土地,其实那些是最动人的,因为最打动你的就是推动你成长、推动你成熟的力量。”在昨天举行的“互联网时代下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创新与思考”研讨会上,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聂伟说,精彩的时代赋予了文化创作者无限的机会与素材,是当下现实题材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而从用户层面来看,“现在的视频网站用户,已不单纯是年轻人,孩子、父母都会用平板电脑、手机来看连续剧。”市文广局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处处长游海洋指出:“我认为我们的现实主义、我们的主旋律,包括少数民族题材都是用户想要看到的。”
图说: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聂伟 官方图
图说:市文广局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处处长游海洋 官方图
现实题材的强需求,也得到行业及企业认同。腾讯影业公司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现实题材贴近国情民生,天然具有庞大的观众基础,影响力非常广泛;同时,这一类故事和人物的塑造,都在刻画时代,描绘现实,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出人们的情感共鸣,塑造和引导大众的认知和价值观。”昨天腾讯影业就在研讨会上一口气拿出了五部现实主义题材力作,包括献礼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创业故事《面向大海》和首部反映多民族走出村寨,融入沿海开放城市创业生活的电视剧《都是一家人》等。
商业与艺术,要找到平衡
几公里外,腾讯影业的兄弟单位企鹅影视的高级副总裁韩志杰也几乎提出了相同的观点,他一方面指出:“平台需要现实性的内容来沉淀主流价值观,否则平台将缺乏长久生命力。”另一方面,他还坚定地认为主旋律题材与市场价值并不相悖,“关键是要如何找到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平衡。”
图说:陈育新发言 官方图
要做好平衡并不容易。比如,曾执导《湄公河大案》《国家行动》等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陈育新为互联网、也为自己下一部作品《燃烧的dna》苦思冥想。为了让这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点剧目吸引更多年轻人,陈育新说,要换一个角度,他分享经验说:“怎么样找到一个让观众喜欢看的故事,最关键的是人。找到这些人物,又怎么样把他们构置到一个事件当中、构置到一个冲突当中。”有冲突、有悬念,快节奏、反转多,让年轻的观众也关注人物命运,才能留住他们。比如,企鹅影视出品的主旋律谍战剧《风声》,在演员配置上选用了赵立新、张志坚等几位实力派戏骨饰演重要角色,主创班底也是一直以来专注于该类型片的团队,把控内容呈现和叙事风格,从样片来看,几乎做到了精益求精;比如《全职高手》以电竞为载体,展现一个被“清零”的高手如何实现“逆袭”的励志故事,以一个当代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游戏作外衣,传递出正视生活,不贪恋过往,树立坚定目标的积极人生态度。
马上评:拍更好的作品,给更多观众看 昨天,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白玉兰电视论坛上,有个好消息,即将于6月18日登陆腾讯视频和浙江卫视的电视剧《扶摇》已被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各平台购买版权,其中不仅有来自中国香港电讯盈科、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的买家,包括youtube在内的欧美三大视频网站都将同步播出。
可喜的是,不仅古装精品剧,以最易被海外市场接受的方式,十余种语言覆盖,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美学与文化;现实主义题材的中国电视剧,也因为反映具有国际共通性的情感和价值,正引起国际市场的密切关注,比如聚焦留学低龄化热潮的《小别离》正在蒙古国的一个影视频道黄金档热播。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中国电视剧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有自信了。从原来只是针对海外华人,到现在针对更多的全球观众;从原来只是在古装剧题材类型上面走出去,到现在越来越多都市爱情都能够走出去;从原来是海外小众卫星频道,收费华人,到现在越来越多在他们的主流频道、主流的黄金时段都能播出了……变化正在悄悄地发生。
这变化的背后,是国产剧在讲故事的方式、题材和制作水平等维度上,与国际越来越接轨;更是世界对发展中的当代中国的热切关注。
好的时代、好的故事、好的制作成就了好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也相信,真正“三好”的当代中国故事,在传统电视、在视频网站,也在海外市场,都是被需要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