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3日下午,建设小学举行了《儿童的发现——跨学科活动课程中的学习》市级课题中期论证会。市科研专家潘国青老师、上海师范大学吴国平教授和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室贺红霞老师,以及区兄弟学校负责科研的老师一行4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议先由张丽芳校长对课题的来源作了梳理,张丽芳校长从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和初步研究成果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儿童的发现——跨学科活动课程中的学习》这一课题的实施过程,脉络清晰地勾勒了学校从为了学校发展到学校课程建设,最终关注儿童发展的教育科研之路。接着由建设小学的课题团队组合发言,陈洁书记带领着一支建设的班主任团队在少先队活动中透过阿波罗之眼来发现“儿童的发现”;张俊怡副校长立足于基础型课程实践中“儿童的发现”,旨在打通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语文分管教导黄琴带领着一支语文教师团队开辟了“悦读童话”的“发现之所”,让学生徜徉在浓浓的童话意境中;施佳旻老师和她的《申江钟声》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带着孩子用“小眼睛”来看“大世界”。这一切都是为了儿童在跨学科活动课程学习中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渠道的拓宽,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能力的提升。
会上,贺红霞老师指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建设小学的领导带领教师们勇于挑战自我,低下身子去发现儿童的发现,紧紧地扣住儿童的发现,显示了这个课题具有的价值,我发现了她们的勇敢和敏锐。在贺红霞老师的带领下,各兄弟学校的科研负责人也用一句话来概括了自己的“发现”:有的发现跨学科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有的发现跨学科学习对老师提出了新挑战;还有的发现跨学科学习把儿童从“学习容器”变成“学习中心”,把学生当做未来的学习者来发展和培养。 大家畅所欲言,现场气氛活跃。
上海师范大学吴国平教授从两个个方面高度评价了这一课题:第一,跨学科的学习意义非常突出,它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关注到了未来学校教育应该走向什么方向的问题,建设小学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已经走在了前列;第二,这个课题的巧妙在于儿童的发现,这是一个富有眼光的视角,与建设小学的办学特征一脉相承——从儿童出发,引领学生去发现,能成为黄浦江畔新一代中国人。
市科研专家潘国青老师充分肯定了“儿童的发现”这个课题富有新意,它认为这是一个在教育发展中具有前瞻性的课题,是一个内涵着先进理念的新时代的龙头课题,在杨浦区乃至上海市都有引领作用。他期待建设小学的这个课题能更上一层楼,不仅仅在杨浦区,更重要的是能在市里推广。同时,他对杨浦的这支教研员队伍印象深刻,希望大家像建设小学的课题研究那样,善于发现学校老师的长处和特色,课题从学生上发现,也要从老师身上来发现,当好学校的参谋长。
建设小学《儿童的发现——跨学科活动课程中的学习》市级课题中期论证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