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昆曲名家赵津羽老师来到梅陇幼儿园,为全体教职工进行了“美行”教育课程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昆曲艺术进校园艺术培训。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发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其揉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赵津羽老师首先从昆曲的文化特点、人物行当、服装道具等详尽解说,让老师们直观地认识了这一传统艺术。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丰富多样的互动,极有说服力的演示,揭秘幕后的体验来立体地展现昆曲艺术魅力。从昆曲的行当,表演方式,艺术特点等多方面让老师们耳目一新地感受到“昆曲”这一优秀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所绽放地璀璨光芒。
昆曲是精致而唯美的,这种精神可以融入到生活与工作之中。把昆曲和生活结合起来,将舞台上的美延续到生活中,是赵津羽老师本次讲座的重点。赵津羽老师给女性教师讲闺门旦的礼仪姿态,讲怎么“坐有坐相、立有立相”,怎么笑容灿烂一点,怎么眼睛灵动一点。赵津羽老师还给老师们讲昆曲中的忠孝礼义与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
赵津羽老师的培训内容生动、互动丰富、全方位向老师们展现了昆曲艺术的魅力,并将舞台上的精致唯美融入到生活工作中,丰富提高了老师们的文化生活和艺术素养。
(责审: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