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博物馆推出金山船舫遗址文物展
2018-6-12 14:18:07发布96次查看
据金山区消息:6月9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上午,“门泊东江万里船——金山船舫遗址水下考古特展”在金山区博物馆拉开帷幕,展出在朱泾镇挖掘出土的清代船舫遗址文物。据悉,这是我国第一个以船舫为主题的考古展览。
据介绍,位于朱泾镇待泾村的船舫遗址是2016年2月相关部门进行河道清淤时被发现的,历经3个多月的抢救性挖掘,文物得到妥善保护。经鉴定,遗址内出土的陶瓷文物多数来自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地区,而铜器多数为朱泾地区本土制造,体现了当时朱泾地区与其他地域发达的商贸往来以及本土较高的锻造水平。此次考古挖掘是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进行的首次水下文化遗址考古,无论是文物保护还是历史传承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次考古填补了上海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空白,而考古出土的文物也再现了清代中晚期江南市镇的社会生活画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说道。
在金山区博物馆展厅内,精美的青花瓷器、古朴的瓦罐、金银铜器等100余件文物陈列在展柜内,从日常生活中的碗、盘、碟、杯到各种精致的工艺品,都让参观者赞叹不已。市民黄萍观展后表示:“文物展恢复了古时候船舫的样子,我们没法看到古代的生活情形,展览将我们带回了清朝。”
据悉,本次展出将持续3个月。“暑假期间,我们还会举办一些活动,把下水考古知识、船舫文化等向公众进行宣传,希望以此提高市民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金山区博物馆副馆长余思彦表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