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点,会议开了3个小时,还在进行,比原计划已超时1小时。“听到很多点子,协商气氛浓厚。”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的区副巡视员邱放感慨。
这是6月5日长宁区政协召开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的场景。会议主题是“构建更好的创新产业生态圈、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1位与会者先后发言,区科委等5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回应,就拓展产业发展的载体空间、统筹服务产业发展合力、激发创新产业生态圈活力乃至完善人才集聚和服务机制等问题提出多项建议。
“会议开得好,委员的智慧得到充分呈现。”区政协主席温新华“点了赞”。委员智慧的充分呈现缘于会议筹备组织方式的转变。区政协以往在常委会议筹备中多以政协机关为主导——拟定建言方向、约请发言常委。本次会议,筹备组织的主体换成了区政协科技(学习)委,前期准备及建言方向拟定成了科技委30多位委员“自己的事儿”,前后5次集中探讨,无数次微信群讨论。会上,科技(学习)委主任谢秋慧代表专委会作主旨发言,建言“专业性”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以往会议组织机关主导,一定程度上是以机关的智慧替代委员智慧。现在把专委会‘挺’在前面,才可算真正‘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说。
区政协常委不到50人,在区政协去年出台的委员履职评价体系引导下,如今常委会议达到基本全勤已成常态,然而,一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如何汇聚起更广泛智慧却是区政协始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次会议作出尝试:11位发言者中包含2位对会议议题“有话想说”的区政协委员和3位并非区政协委员的党派成员和企业代表。区政协委员姜秀珍关于“生态圈”的别样解读,区政协委员施巍分享的员工真实感受,西井科技公司总经理谭黎敏“发挥好人工智能的赋能功能”讲解都令与会者耳目一新。市政协委员徐兵、区政协常委张慧原本并未准备发言,听了企业代表对创新产业的认识抢起话筒有所商榷。“请来‘新面孔’,带来新观点,协商议政就该有点儿‘头脑风暴’。委员拓宽视野,听会也更专注了。” 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说。
职能部门回应环节,第一个发言的区科委主任詹镭真诚感谢委员:“委员建言是务虚,调研过程却是实干。” “构建更好的创新产业生态圈、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今年中共长宁区委委托区政协党组组织开展的重点调研课题。
2月以来,区政协调研课题组除了召开座谈会外,还走访了30余家区内企业和委员企业,了解企业难点,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短期内帮企业解决了数十项“急难愁盼”问题。
3月至4月,温新华等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率课题组赴深圳、北京等地,一面考察当地创新产业生态圈的构建,一面做了实践延伸:代表长宁区力促当地多家有影响力的企业重点项目或地区总部落户长宁。
此后课题组还多次赴湖州和当地政府对接合作项目,在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虚事实做,帮助区科委等职能部门办成多件“难办的事儿”,得到中共长宁区委、区政府肯定。区商务委、区人设局等部门负责人同样向委员的“实干调研”表达谢意,并认真回应委员之前的建议。已经做了什么,建议中哪些准备马上吸纳落实,哪些准备仔细研讨……委员们随即与职能部门开展了短兵相接式的“即时协商”,超时成了与会者“甜蜜的烦恼”:“肚子在抗议,脑子很兴奋。”
“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带劲儿’。”会议临近尾声,与会者意犹未尽。温新华表示,协商议题由区委、区政府交办、协商调研由专委会承接,扩大政协作为协商议政平台影响力等做法,区政协还将不断完善,激发起更多委员参与调研、协商的热情,促进委员树立起高质量履职的观念:“出实招、献良策、增共识,这是使命,也是必须做好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