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博会倒计时④|各国政商学人物将共话“贸易与开放”
【编者按】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
2018年6月7日,距离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还有150天。目前,进口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有多大?招展状况如何?相关配套准备得怎么样了?……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连日来深入一线调查采访。
11月5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当天,首届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以下简称“虹桥论坛”)将于同日举行。
记者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获悉,虹桥论坛将邀请12个主宾国领导人、其他相关国家政要和全球商界及学界的领军人物参加。有关嘉宾名单及其邀请方案正在制订当中,确定后将会对外公布。
“大国风范,海派韵味”将成论坛会场整体格调
根据安排,虹桥论坛由开幕式主论坛和三场平行论坛组成。
11月5日上午,首先举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暨“虹桥论坛”主论坛,这期间中方领导人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同时邀请12名主宾国领导出席;尔后,将同时举行三场平行论坛,邀请有关嘉宾围绕“激发全球贸易新活力,共创开放共赢新格局”的主题,以“贸易与开放”、“贸易与创新”、“贸易与投资”作为议题分别展开探讨。
进口博览局透露,国际组织方面,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和联合国工发组织已确定作为合作单位参会,为论坛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如何既方便各国领导和嘉宾同时兼顾博览会和论坛,又能体现虹桥论坛的高规格、高质量?
国家会展中心西厅被确定为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举办地。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在这其中,论坛选址非常关键。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宁风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虹桥论坛的会场从2017年就开始选址,建设、设计方案做了不下十几轮,最终,国家会展中心16米层的西厅(wh)被确定为首届虹桥论坛举办地。
5月,澎湃新闻记者在国家会展中心看到,西厅内原有的室内搭建及地砖已被全部拆除,加长载重货车和起重机也已进入场内进行施工。
宁风透露,虹桥论坛会场预计7月底完成改造,8月开始调试。建成后的论坛会场将有一个迎宾厅,供各国领导人合影拍照,另外有一个面积3600平方米、可容纳2000名嘉宾的大会场。
虹桥国际贸易论坛会场设计效果图。图片来自网络
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傅海聪对媒体披露,“大国风范,海派韵味”将成为虹桥论坛会场的整体格调,屋顶提取中国古代建筑元素——庑殿顶轮廓,上方勾勒圆形屋面,墙面缀以抽象海派文化符号,形成“天圆地方”的浩瀚格局。迎宾厅上方的吊灯将有天花盛开,赋予进口博览会美好愿景。
负责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的上海建工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周凌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11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虹桥论坛开幕时,南广场8米高的台阶上除了左右两条扶梯通道,其他将全部摆满花卉和绿植,并会拼成东方明珠、埃菲尔铁塔等世界各国标志性图案,旗帜广场上也将摆放大面积由黄玫瑰等花卉组成的花海,整个南广场的绿化面积将达到4万平方米。届时,12国领导人及各国政要将从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这条主宾进出通道进入论坛和进口博览会现场。
专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进口博览会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得成功与否,如何评价?
对这个问题,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秘书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季路德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认为,从考评进口博览会的角度来说,应该有三套标准(基本、满意和理想标准),或者说应设定三个阶段(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进口博览会2018年起将每年举办,所以要从长计议,一步一步走,要机制化、常态化。
季路德建议,基本标准即2018年必须完成的目标,就是招商、招展、交易量等硬指标要达到预期,要好于目前国内的各种博览会,这是硬道理,否则就没有必要办;满意标准是指进口博览会在运转三五年后,初步形成博览会的长效运作机制,开始表现出举办进口博览会的“初心”,进口博览会的管理模式被全社会肯定,在全球范围有较高的知晓度和参与积极性,对中国的会展行业带动效应明显,逐步成为中国举办大型国际经贸活动的新标杆;而理想标准则是进口博览会的长远目标,是中国举办这个“不一般”博览会的最终目标,也就是中国一再盼望的国际影响力。
具体而言,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进口博览会和虹桥论坛,中国关于建立国际经贸新秩序所提出的建议被各国广泛接受,进口博览会使用的行业标准、术语、规则逐步成为国际经贸活动规则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得到优化,进口博览会成为国际经贸活动的著名品牌,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在这个博览会上发布,博览会上形成的大宗商品价格逐步成为国际价格体系的一部分。
“打个比方,设想有一个人登山——如果他历经艰辛,终于攀登到山顶,那就达到了基本标准,当然这时候他可能很疲乏甚至带有伤痛,难以马上继续攀登;如果他经历了几次登山,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和装备,能够驾轻就熟按原定计划登到山顶,并能很快继续攀登其他高山,那就达到满意标准;如果他登到山顶后,其他人认为他是一位很成功的登山者,要向他学习,他成为登山群体的指导,那就达到他的职业顶峰了。”季路德表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进口博览会,就好比一个人,首先要活下来,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然后才谈得上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权威人物。
季路德认为,进口博览会在举办三五年后才会形成真正的国际影响力,在今后的国际经贸活动中说话更有权威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