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深度好文: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2024-5-27 3:30:42发布4次查看ip:发布人:
大家好,我是小编午后奶茶,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一个大的目标在人们看来总是那么遥远,很对人甚至望而却步,其实上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去做那犯傻的事。但是如果篮球架跟人差不多高,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恐怕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争不已,也让许多爱好者乐此不疲。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它。我们把这个定律叫“目标适度定律”。日本有一个长跑的世界冠军,记者采访他,问他是否有什么秘诀?他说,他在比赛前,往往先视察一下整个路程,把路程中有特点的标志物在心中记下来,作为他长跑中的小目标。
找到这样若干个小目标后,在比赛中,他一开始跑,就想着要达到第一个目标,等达到了第一个目标,他就想着要达到第二个目标…这样,他把长距离的路程分成了若干段比较短的路程,心理上就不那么觉得有压力了。这使他更有信心,也发挥得更好。所谓够得着的目标,要能够看得见。你看得见它,才会觉得它就在不远处,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这会给你巨大的信心。让我们再看一个相反的例子。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34岁的费罗伦丝·查德威克来到太平洋,准备横渡加州海峡。如果成功,她将成为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女性。那天早晨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看不到。15个钟头之后,她很累,全身冻得发麻。
她怀疑自己不能再游了,而且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于是叫人拉她上船。人们把她拉上了船。等到雾散了,查德威克才发现,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对记者说:“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就能坚持下来。她这话应该不是吹牛。这种心理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过,当你看到目标就在不远的前方时,你往往能鼓起余勇冲向目标。查德威克却因为看不清目标,而没有坚持到底,这在她一生中是唯一的一次。古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万丈高楼平地起”。其实生活中任何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组成的。大目标比较吓人,而小目标则容易达到。我们做事的时候,如果比较难,可以把它分解,一步一步地做。一个中学生每天6:30起床。
他的爸爸强迫他每天5:30起床,6:00读英语,一下子提前了一小时,他感到太难了。妈妈出面调停,允许他6:15起床,他才欣然答应。半个月后,妈妈又让他提前15分钟起床,他也同意了。这样一步一步,过了两个月,他就能在5:30起床了。渐进的发展不容易被人感觉到。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国外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就是把青蛙一下子扔到热水里,它会烫得受不了一下子跳出来;但是如果把青蛙先放到冷水里,而把水慢慢加热,青蛙就感觉不出来,直到后来被烫死。这就是说,逐渐发生的变化,不容易被人感觉到,而突然的巨大变化,则容易让人受不了。当然,我们应该正面地使用这个道理,懂得渐进对达到目标的作用。
小编总结:成功正是一个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坦途。在今天2018年4月25号,我给大家分享了一篇关于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的文章,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大家的一些深度思考,也希望能给正在有这方面困惑的朋友,提供一点帮助,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字,别忘了点赞和评论!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