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高层| 这几个逃生误区想必你第一个就中了

2024-5-26 18:03:22发布5次查看ip:发布人:
如今城市里高层住宅建筑林立,而与之对应的则是高层住宅火灾事故逐年增多。受现有救援设施等因素制约,人们要想逃生,很大程度上还得靠自救。当高层失火时,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自救?
高层住宅失火,可怕超乎想象
随着现在楼层越建越高,高层着火时火势蔓延之快、危害之大着实令人难以想象。然而,网上很多火灾自救方法并没有与时俱进,仍旧只适用于以前的平房或者楼层不高的情况。
这里,得先纠正几个误区,因为这些听起来很正确的求生贴士一旦运用不当,很可能把求生者推入更危险的境地。
误区一:向下跑最安全
高层着火时,朝哪个方向逃生应该视情况而定。
如果着火层在你家楼上,这时你向下逃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你家楼下着火,先冷静辨清火情,如果烟火不大,还是赶紧向下跑;如果下面的火势迅猛,首先,请不要幻想突破火点,因为火场中心温度可能已经达到1000℃以上,你是无法强行“闯关”的。此时应远离着火层往高层走等待救援,虽然仍存在危险(热烟尘上升的速度很快),但相比穿越火场风险系数显然更小。
误区二:躲进浴室能逃生
不少小伙伴觉得火灾来临之时,躲进有水源的浴室肯定是不错的选择。
然而目前大部分的浴室因为防潮需要,会使用大量塑胶材料。在火灾现场中,塑胶制品不仅易燃,而且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反而容易将浴室化为“牢笼”。
误区三:有救生气垫就能跳楼逃生
因为太多影视剧的误导,很多求生者相信楼下只要有逃生气垫,就能向下跳楼求生。然而事实上,气垫逃生的极限高度是15米至20米(约六层楼左右),六层楼以上的人通过逃生气垫求生风险非常大。
而且逃生气垫铺设时间长,一次只能保证一人安全使用,在分秒必争的火场设气垫并不现实,更多时候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自救。
谁也不想遭遇火灾,但人生有太多的猝不及防,我们必须得掌握一些正确的自救方式
加强训练,随机应变
平日里的消防演习要引起重视,没准以后会用上。
比如,高层火灾时就有16字应对方针: 灵活应对、远离火源;小火快逃,浓烟关门! 很多求生者虽然知道逃离火场,却忽视了“浓烟关门”也是一种自救。根据消防部队的统计数据,大部分的火灾遇难者都不是在他们之前所在的房间遇难,而是在逃生的过程中呛烟身亡。不能逃出时,找个有窗户通风的房间,把门密封起来等待救援,其实也不失为良策。
紧急逃生时正确运用求生物品
逃生时一定要尽可能发挥身边物品的“保命价值”,比如用湿毛巾捂鼻逃生,不仅被写入了高等消防专业教材,也是国家应急广播推广的办法。
湿毛巾能过滤掉大部分浓烟和炙热的烟气颗粒物,但要注意湿毛巾折叠次数过多、含水量过高都会增大透气阻力,造成呼吸困难。一般建议以8层为限,同时一定要拧干水分。当然,如果身处学校、商场等难以找到湿毛巾的地方,就尽量不要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了。
家中预备消防应急包
应急包的使用概率非常低,可能一生都派不上用场,但只要在危机时刻用上,就能拯救自己或别人的生命。而正规的应急包中,至少应该包含下面这些东西:
防毒呼吸面具
据相关统计数据,约90%的火灾受害者死于燃烧中产生的毒气和毒烟,多数受害者在被烧之前就已经窒息。当火灾来临时,呼吸面具可以说是比湿毛巾更快捷安全的专业求生用品。
灭火毯
灭火毯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能起到隔离热源和火焰的作用。不仅可以用来隔氧灭火,控制灾情蔓延,更是逃生时的防护品。
逃生缓降器
逃生降缓器通常由调速器、挂钩(或吊环)、吊带、钢丝绳索等组成,是一种可使人沿绳快速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使用者先将挂钩挂在室内窗户、管道等可以承重的物体上,然后将绑带系在人体腰部,调节好下降速度,从窗户上降落到地面。虽然降缓器操作复杂,但如果熟练掌握,从二十层降到地面仅需一分钟左右,生死存亡之际,它绝对是求生者的救命神器。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