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另类解读」国地税合并的必然性

2024-5-26 1:34:10发布4次查看ip:发布人:
现行国地税简单概念
国税,全称国家税务局,归国税税务局垂直管理,税收直接上交;
地税,全称地方税务局,归地方政府和国家税局双重领导,税收先上交地方财政,然后再进一步上交。
要“简单”认识国地税分开与合并的缘由,看下表即可(看税种):
一、合久必分——分税制的由来及走向
现行的国地税两机构制度的由来于1994年推行的分税制。
90年代初,正是经济改革之始,分税制是符合当时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的明智之举,颇有“包产到户”的意味。
毫不为过地说,当时的分税制度在某些程度上实现了“藏富于民”,但随着制度交易成本逐渐升高,当年的初衷也慢慢被遗忘了。
二、分久必合——浅谈国地税合并
08年以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土地财政”越来越普遍。09年以后,新成立企业的所得税开始改由国税局征收(营业税部分还是归地税)10年以后,各种房地产调控频繁出台,政策由此前的支持转向抑制投机12年伊始,“营改增”试点开展,同年扩大至10个省市13年8月,“营改增”开始在全国范围试行14年,中央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15年,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16年年中,全面落实“营改增”
理论上来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地税收入应该是一路猛涨的,但地方财政却连连赤字,从中央代发地方债到如今不得地方zf承诺对债务违规担保兜底,其缘由我们不得而知(不排除是人口老龄化过快)。
而另外一边,自“营改增”起,“金税三期”“csr”“全国不动产联网”等措施不断出台,目的只有一个:摸清底细,为将来全面开展税务改革打下基础。
基于上述两点,如今国地税又要合并,从表面上来看,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大大减少企业主与纳税人的交易成本,但实质上,主要还是增强国家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力度,降低地方债务风险,进一步优化国家与地方财政结构(话到这里就好了)。
三、国地税合并对企业的影响?
1.税收更规范。以前偷税漏税长期存在,既有主观原因(减低经营成本)又有客观原因(提高同质化竞争中的利润率),“金税三期”上线以后,偷税漏税行为基本上可以杜绝,从而减少不合法的收入,有利于经营环境的改善,是好事。
2.提高办事效率,减低交易成本。现在8成以上的国地税事项可在线办理,纳税人以后办事就不用国地税两头跑了,真正的利民措施。
3.“税收优惠”乱象有望得到根治。很多时候,各地方推出的“税收优惠”是特定企业才能享受的,尤其是招商引资部分,可能导致恶性竞争,同时也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合理竞争。国地税合并以后,税收政策统一,各地将需要从其他方面实质性地改善经商环境,企业能平等地利用好税收政策,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
p.s.雪球君冒着被xx的危险发表本文,如有老铁觉得还不错,麻烦点个赞!毕竟这年头用手码字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