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减税降负优化服务 河北国税大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2024-5-26 1:33:30发布3次查看ip:发布人:
河北新闻网讯 近年来,河北省国税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各项部署,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使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持续释放营改增红利,试点企业减税明显
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以下简称四大行业)营改增试点工作全面推开,结构性减税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10月底,全省累计为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355.57亿元,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大行业营改增试点的全面推开,进一步打通增值税链条,从制度上解决了货物和劳务税制不统一和重复征税问题。试点以来,河北省纳税人数量稳步增加。截至2017年10月,河北省四大行业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达40.98万户,比试点前增长48%;全省四大行业累计新增就业岗位约31万个,占全省同期新增就业岗位的39.47%。
由于河北省小规模纳税人户数占试点纳税人的比重较高,达88.57%,且服务业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较为宽松,中小服务行业试点纳税人成为受益最多的群体,这对缓解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十分有利。
全面营改增促进河北省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持续增长,进一步优化全省产业结构。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1.8%;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5%。
营改增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有力促进河北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四大行业民营经济企业由试点之初的24.89万户增长到现在的32.19万户,增长29.33%,占四大行业营改增纳税人户数的90.4%。2016年全年和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完成21583.1亿元和17625亿元。
六项减税政策显成效 实体经济增后劲
2017年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简并增值税税率,提高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延长重点群体、退役士兵就业扣减增值税,农户小额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等六项减税决定。河北省国税系统认真落实执行,确保政策发挥应有效应。
六项减税政策规定,从2017年7月1日起“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这一档税率”。该项政策实施以来,全省共有48.61万户适用该项政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累计实现减税9亿元。
简并增值税税率政策在将农产品、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的同时,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购入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避免因进项抵扣减少而增加企业税负,从政策上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
六项减税政策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符合这一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次调整让河北省更多的纳税人进入小微企业行列,享受优惠政策。截至2017年三季度,全省168139户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了所得税优惠,减免税额11.12亿元,实际受惠面100%,户均减免税额6615元,其中23918户是2017年新成立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元至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4518户,享受所得税减免税额2.64亿元,占全部小微企业减免税额的24%。
六项减税政策还将2016年底到期的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延长至2019年底。比如,退役士兵、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创业的,河北省都按最高限额执行,每年能够扣减税收9600元;招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企业,每年每人能够扣减税收6000元;有线电视基本收视费继续免征增值税。河北省认真落实这些涉及民生的税收减免政策,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税收优惠。
六项减税政策实施以来,河北省国税系统为全省适用政策的纳税人累计减税超过20亿元。
国地税深度合作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联手在税收征管方式转型升级上做“加法”,联合采集、共享共用纳税人户籍信息、税源构成信息和相关纳税信息,将申报征收、税务登记、发票开具和欠税信息等日常征管数据纳入共享范围,通过共享涉税信息并开展信息比对,为收入分析和堵漏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做到税源联管、信息联通,实现税源管理无缝隙,切实提升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合作以来,国税、地税通过数据共享查找税收风险,促进增收174.84亿元。
在行政审批和办税流程上,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联手打起“减法”算盘,统一规范共性业务42项,简并业务22项,简化流程40项,取消80多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专设“简易办税”窗口并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办税效率。
在创建办税服务“新方式”上,国地税合力推进“网上办税”平台建设,实现网上办税、手机办税、自助办税和办税服务厅窗口办税等多个办税终端互联互通,登记、申报、缴税、领票等130项业务事项在线办理,让纳税人能够自由选择多种方式办理所需。在网上的智慧云办税厅,纳税人只需在线填写几个关键数据,办税系统就能自动填写其他项目、自动校验相关数据、自动生成相应报表,大幅提升办税智能化水平;创建涉税征信中心,与省公安厅电子签章系统、银联系统相衔接,实现了纳税信用在线查询、实名办税网上认证,并为信用较好的纳税人在领票数量、开票限额等方面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据统计,国地税合作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共建办税厅133个,共驻政务中心116个,互设业务窗口1835个,全部实行“一窗一人一机”单系统联合办税。
创新纳税服务方式 增强纳税人获得感
去年以来,省国税局持续对办税流程、服务平台、工作机制进行再优化再完善,从节约办税时间、降低办税成本、简化办税手续入手,对纳税人申请办理的130项涉税业务进行优化,推动每项业务单独办理向各项业务关联办理转换,为纳税人节省办税时间3成以上。过去,个体工商户新办登记后,还要办理定额核定、申领发票等业务,往往需要2至3天时间。现在,省国税局将个体工商户新办登记与定额核定、票种核定等业务进行整合,纳税人只需在登记环节填一次报表、报一次信息,就可完成全部相关事宜。
针对跨地区经营的纳税人的需求,省国税局全面推动4类11项业务全省通办,并积极与北京、天津税务部门合作,在河北省5个市、8个县(市、区)建立京津冀税收一体化协作机制,并于2017年5月1日启动外埠经营电子化管理试点,纳税人跨县(市、区)经营不再需要《外出经营管理证明》,在京津冀跨区经营只需在网上开具证明,而且取消了提供合同资料、30日内到经营地报验等要求,使外出经营者到经营地报验由“平均跑四趟”变为“一次即办清”。
涉税表单填报重复繁杂,一直是纳税人反映强烈的问题。省国税局对涉税表单进行简化、修订,将涉税表单全部制作成电子表单,并实现各类表单之间信息共享,压缩表单填报量近9成。将纳税人表单与实名办税、电子签章系统相衔接,表单上单位名称、识别号、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由系统自动导入,纳税人只需核实基础信息、填写必报项目即可,使表单填写项目压缩了近4成。同时,还将纳税人经营行为与税收政策关联起来,纳税人只需勾选相应经营行为,系统即可自动推算、自动校验、自动生成,使表单填报准确率提高到95%以上。
为进一步方便纳税人,去年4月1日,省国税局 “智慧云办税厅”开通,完成从办税服务的功能型应用向人机互动的智能化应用转换。依托“智慧云办税厅”,实体办税厅能够办理的130项业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省国税局还将涉税投诉、咨询问答和纳税人微信互动平台等功能引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手机客户端,积极推动7项涉税审批、11类涉税服务、两大涉税平台接入省政府政务平台,实现8大类涉税事项快捷登录。
为打造阳光税务、规范税务和法治税务,省国税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先行先试,积极推行税收执法公示制度、税收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研发 “执法公示信息采集平台”和“执法公示统一平台”,有效规范了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升了纳税人的获得感。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