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创业:互联网公司系统的管培生计划

2024-5-25 2:29:06发布4次查看ip:发布人:
一些大互联网公司都有比较系统的“管培生计划”,甚至企业内部专门开设了学院进行培养。初创团队基于现实条件,这种培养计划可行性小,但是可以设置管培生的职能。早期团队可以从北邮、北航、清华、北大等学校对接技术类实习生,把他们吸引到技术团队。他们既是实习生,同时还要给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开发兴趣或特长,包括感兴趣的产品、技术、运营方向等,与各个部门有更多的工作交流,尝试不同类别的工作。这种做法就是把大公司的管培生计划微缩在初创团队。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首先要了解,为什么大企业要开设管培生学院?如果单纯只是招实习生,每个实习生只在对应的部门工作,很难了解其他部门的情况,即使以后成为正式员工,也只能从事单个部门执行层面的基本工作,企业只是得到一个普通的员工。
在管培生计划里,这些人会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流动。这个月在某个部门进行阶段性学习后,进行评估,再换到下一个部门,重复几次,花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他们便能了解整个公司的运作和流程,相当于一个种子计划,培养今后的管理者。在创业团队,所有部门可能都在同一间办公室,招聘新人后,可以让他与团队里的每个人接触,执行不同部门的工作指令,预计三个月就能了解每个部门的职能,走完大公司半年到一年才能实现的轮岗流程。创业团队的小轮岗制度可以让他们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与团队有不间断的发散式交流,还可以鼓励管培生参加各种业务会,提需求、建议,将想法释放出来。
比如研发社交产品的团队,主要的用户群是95后,但技术团队都是80后,他们在产品定位方面可能不如实习生,不妨让他们拿着产品直接回到校园内测,马上可以收集到精准的用户反馈,汇总后向产品经理推送关于调整方向的建议。除了产品反馈,运营方面也可以真正回到学校与用户群体进行互动。这些管培生就相当于一个出口、内外沟通的渠道,为初创团队的产品创新提供新视角。当他们带着产品回到校园,与同学沟通,本身就能带来成就感,而且搜集来的信息能够马上应用到产品的开发上,这会让他们感受到价值感和荣誉感。所以,实行小型管培生轮岗或者“种子计划”,不仅可以培养人才,也能为团队注入新鲜创意。一些大学生分期金融产品的创业企业和实习类app都是通过培养“校园大使”的方式,深入学校拓展实习生渠道,吸收和培养校园人才,类似管培生计划。
他们想把“大使”首先培养成具备招聘、培训职能的人才,然后让他们组建小团队,成为团队负责人。每收一个人、转化一个人都有薪资回报。能够做好这件事的人通常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判断力、招聘能力以及领导力。首先,他们必须了解企业的标准和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寻找对应的人才;过程中,必须判断这些人才所对应的大学、院系、社团;招募时,还必须展现个人凝聚力和魅力,吸引社群和人才聚拢在他们周围。其次,“校园大使”还要判断候选人的个性、适合的职能,了解这些人在学校的成绩、背景与项目的契合度,然后再招进团队,经过再培训后推荐给有需求的公司。
“校园大使”一方面可以了解上游职场的需求,同时清楚求职者对职场的判断和期待,所以今后无论在校园还是职场,都是具备较大发展空间的“潜力股”。创业团队招聘管培生时,可以先聚焦到这些人。大企业如联合利华、宝洁,都与aiesec有紧密合作,经常赞助aiesec组织的大型校园宣讲或者大型学生类拓展活动。这个组织的人员都在学校里面学习成绩优异,又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愿意参与和未来职业发展有关的各种社会活动,他们也是创业公司吸收管培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初创公司一般很穷,要么用捉襟见肘的早期投资在算计着花钱,要么就是创始人自筹资金的岌岌可危的现金流状态,而猎头费用高,用20%?30%的费率通过猎头去招一个候选人,有没有必要?投资环境好的时候,初创团队早期能拿到的天使投资是100万美金左右,这些钱要按照12?18个月的天使存活期去花,以18个月的存活期为例,往前倒推6个月,创始团队就要为下一轮融资做准备。比如有产品了,从demo变成一个可视的产品,或者市场上开始有反应了,这时要进行下一轮融资。在12个月的时候,就要启动融资的准备工作,如果接下来三四个月他还融不到资金,那公司就很难存活。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