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个人征信APP可直联央行?已被央行″封杀″!

2024-5-24 17:15:37发布5次查看ip:发布人:
“个人征信系统”是什么?
它又称“消费者信用信息系统”,由一个专门的机构(在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为每个人建立一个“信用档案”(即个人信用报告),再提供给各家银行、数据主体本人、金融监管机构、司法部门以及其他政府机构使用。这种银行间通过第三方机构共享信用信息的活动就是征信。有了征信机构的介入,你再向银行借钱时,客户经理就可在征得你同意后,查询你的信用报告,这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你是否可以提供贷款,节省了时间。 个人征信系统一方面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工具,起到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作用。
作为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个人征信记录至关重要。小到办理一张信用卡,大到贷款买房、买车,都是靠个人信用报告来获得。
目前,有很多手机app宣称可以查询“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报告,而且使用手法非常简单,只需下载软件,输入姓名、身份证等身份信息即可。
近日,央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银发〔2018〕102号文,简称“102号文”),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运行机构和接入机构征信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严格授权查询机制,未经授权严禁查询征信报告,规范内部人员和国家机关查询办理流程,严禁未经授权认可的app接入征信系统。
“直连央行征信系统”是假 盗走隐私是真
在手机app应用商店输入关键词“信用查询”或“征信查询”,一下子就可以跳出十多个信用查询类app。有的app甚至还特别强调:“直连央行征信”“线上直接获取央行征信报告”。
比如,一款由杭州某信息技术公司开发的名为“征信-个人征信查询”的app,介绍自己称“直连央行征信,征信报告免费领取”。用户在使用这些app时,要通过手机和验证码注册,随后还要进行身份验证。在身份验证的过程中,用户需要输入身份证、姓名等个人信息。同时,还要回答一些问题甚至还可能被要求输入银行卡等信息。
事实上,以上述app为例的众多代查个人征信app会要求获取用户手机多项隐私权限,包括位置、电话号码、访问摄像头,甚至包括读取短信和通讯记录等。有用户称,在用手机号注册后,第二天就接到各种贷款电话。
通过这些涉及个人信息的操作,确实可以查询到的央行征信报告。这份征信报告记载了个人通讯方式、住址、婚姻状况、职业信息、银行贷款记录、信用卡透支记录等详细信息。这些最需要保护的个人隐私,却被app轻而易举地留存使用。
而所谓的“直连央行征信系统”,也只是app通过用户自己的信息在后台去央行征信系统查询,app也仅仅是充当了中介的作用。一来一往中,个人隐私已经被这些app盗走。
央行未授权任何app提供征信查询服务
对于个人征信行业,监管机构从一开始就采取“高门槛、严要求”。与这些app所标榜“直连”不同的是,作为个人征信报告主管单位的央行,从未授权任何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事实上,个人征信信息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金融机构主动申报,会先由业务发生行汇总上报给总行,总行按月定期将信息报送征信中心。此外,还包括社保、公积金、环保、欠税、民事裁决与执行等公共信息。
根据央行征信中心数据,目前,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只是接入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放贷机构。
网警提示
目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还没有app;社会上的信用查询类app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无关。那个人要如何查询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呢?
个人信用报告的正规查询渠道有三种——
其一,在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现场查询。
其二,通过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代理点查询。
其三,登录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pbccrc.org)查询。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