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又有大公司清退老员工,35岁以后你还能干嘛?

2024-5-23 6:45:28发布5次查看ip:发布人:
九卦姐:昨晚听到一个八卦,据说又有一家很大的互联网公司在暗地里清退年纪大的老员工。我的一位好朋友,想去心仪的一家单位,最终卡在了37岁的年龄上。
最近不少朋友跟我谈职场困惑,聊的最多的就是中年面临的职业困惑。很多优秀的人,因35岁这道槛直接被猎头刷下去了而无缘进入面试。
其中女性尤甚。生二胎原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身边越来越多的女女性朋友都深深感觉到了职场压力:28岁左右面试会被问到是否结婚,什么时候打算要孩子?30岁以后生了一个娃的女性原本对用人单位是很保险的,但是现在就会被问到是否要第二个孩子?也被列入了敏感人群中。
因为被谈心的多了,昨天还有朋友开玩笑,九卦姐直接再开一个女性职业辅导号吧。辅导还不敢,但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展示了“不是家”那一面残酷,有些事情确实值得深思:如何使自己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不可替代?如何拥有不可复制的经历?如何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尝试新的东西?
当你不再年轻,不能经常熬夜的时候,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是按照领导的喜好在做,还是真正在研究用户的需求?如果领导的喜好背离了市场需求,你会怎么做呢?会熬着吗,还是寻求真正让你做事情的地方?
日复一日的工作,当你自己都知道不能学到新东西的时候,你是否敢打破平静,舍弃稳定的高薪,寻求新的突破?
一句话:当年轻不是你的优势,你的优势是什么?
作者:陆可安 原来源:虎扑社区 由版权所有者安眠岛授权九卦金融圈转发
真正的麻烦不是房价
最近到处都在说房价,主流声音就是房价太高了买不起怎么办好迷茫好绝望。
其实中国人有几个是真没房住的?相对于房价来说房租便宜得很,买不起总租得起吧。实在租不起了回老家也总有你能住的房子。
如果单纯只论“住”或只论“房子”,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真不是个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当你不再年轻了,你还能做什么?
职场35岁现象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很多企业在招人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今年传闻某为裁掉了一大批34以上的老员工,引起职场族尤其是一线城市的白领们大恐慌。
在他们那种狼窝里能熬到34岁的人尚且如此,我们这些还没修炼成狼就已人到中年的人该怎么办?
不管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还是私企招聘,多数都会注明“35岁以下”,一些中小企业甚至要求30岁以下。那么35岁以上的体制外人都去哪了?
我几年前开始就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当然也没想出个结果。或许会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说:如果你工作了十几年还没有掌握一些让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被淘汰就是活该。
这话听起来正确得像真理一样,我只希望说这话的人自己到了35岁的时候真的能够成为无法被年轻人代替的人。
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不可代替?有肯定是有的,但绝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真不需要十年的经验积累。
如果你做的事情年轻人能做到80%甚至只是60%,而他要的薪水只有你的一半不到,你觉得老板会怎么选择?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开始退化了,你怎么跟那些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子拼加班拼熬夜?就算你身体是铁打的,你要不要照顾家庭?要不要陪伴孩子?
大家同在一个公司,人家加班你不加班,老板看了会怎么想?换了你是老板你会怎么想?你会仅仅因为同情或旧情而允许一个工作量比别人少拿钱还比别人多的人存在吗?
其实代入nba的情况就明白了,奥尼尔、邓肯、加内特、司机、科比等超巨能打到40岁左右自己不想打了才退休,而绝大多数普通球员不到35岁就打不上球了。
三十二三岁以后即使还能拿到合同的一般都是低薪老将合同,像科比司机那样职业末年还能拿高薪的,那是人家之前为球队贡献了太多,这样的人在整个联盟能有几个?
下面再看看我身边的例子:
30多岁就当总经理,却感叹没事业
我老婆刚毕业的时候,去了一家十几个人的润滑油销售公司做文员。
那家公司是一家港资公司的子公司,总经理30多岁,一个月工资加销售提成大概有一万多块,在2006年的广州,在当时的我们看来是非常令人羡慕的高薪。
他的生活确实也过得不错,有房有车还有闲钱弄点收藏,但我老婆(那时还是女朋友)说他有时会在公司闲聊时感叹没有事业。女友当时毕竟年轻,说x总您明明是事业有成啊怎么会没有事业?
那总说:男人得自己创业,才算是有自己的事业。当时我们都不理解这话,后来人过三十以后,慢慢地发现,自己所在的公司里真的没有“老”员工了,自己的同学朋友也一个个不再打工了。
至于当初女友公司的那个x总,在大约2009年的时候,公司解散,他得到了十几万的赔偿,后来也不知道做什么去了。
我的两个老上司:
40多岁,先后辞职创业
这样的现象绝非个例,且让我一个个数来:
我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在一家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品牌部混着。第一任部门经理是我所亲见过的最多才多艺的人,这位老哥精通摄影、书法、围棋、国际象棋、平面设计、网页制作、咖啡调制、古籍文献,文字功底深厚,文言和古体诗词都写得有模有样(能让我觉得有模有样的,可不是所谓高考文言作文那种水平)。
此人思维缜密,智商很高,有次一个同事在网上做了套智商测试题,在群里发给我们,几个人里就以他得分最高。
某次上面某大领导不知发什么神经一时兴起交代要写个行业分析报告,他不到一个星期就交出一份洋洋洒洒四万多字节的word,我不信邪逐段复制去百度谷歌,发现竟然真是原创。
然后对理论物理也颇有研究(当然是业余意义上的),发现上帝粒子的那次,他半夜全程看直播,还即兴填词一阙。
此人的工作态度更是令我汗颜,自称跟老婆孩子约法三章上班时间没有紧急事件不准打他电话,平时随便一个小破活动都如临大敌再三排练,所有文字材料的遣词用句要求简直比人民日报社论还严格,一篇例行公事的豆腐块都要一校二校三校。
这位老哥走后,空降的部门领导和他同龄,但风格截然不同。
新来的老哥对什么经史子集琴棋书画一窍不通,胜在路子野气魄大,能跟各路老板、媒体人、广告人之类谈笑风生,曾操盘过某跟曼联队有关的颇有影响的热门事件,在业内也算有点知名度。
这两位老哥进公司的时候都是40岁左右,加起来做了两年,先后离开。
前一任回老家开了个咖啡馆,后一任确实路子野,玩起了创业,这四年来我所知道的他已经搞了四个项目,前三个都失败了,目前这个也没看出来有啥成功的苗头。
要说眼光和嗅觉他确实不错,13年搞手游,14年搞在线教育,都是所谓风口上的行业。但即使再怎么在风口上的行业,照样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35岁后,白领们都去哪儿了?
后来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小主管,下面有两个员工,其中一个近四十岁,是负责跑市场商务合作的,一看就是那种职场老油条,精明滑头,态度谦和谨慎,我对他也很客气。
后来得知他在南山区(深圳房价最高的区)有两套房,不由肃然起敬。后来我们先后离开了那家公司,接下来两年里听说他又换了几次工作,终于不再打工,跟我说养老去了。
他是早早享受到房价红利完成了资本积累的人,说养老是真有养老的条件。而现在那些连房都买不起的人,以后怎么养老?
我同学,建筑设计专业的,自称中国每个大城市都有他设计的房子,三年前混到税前街薪的水平,辞职,和老婆开了家卖玉石的店,生意不错,说能跟得上深圳房价的涨幅。
我同学,市政设计专业的,毕业后一路颇顺,是同学中第一个在一线买房的人。去年底辞职,自己在家乡那个五线小城市开了个小公司,目前尚未打开局面。
我同学,在地产营销圈内混得风生水起,几年就做到了深圳某知名开发商的总监级职位。后来辞职创业,一直在朋友圈发他的创业内容,最近一条我有印象的是过年前发了一条说今年暂时不发资金,送给团队一副对联鼓励一下,对联的内容无非是鸡汤鸡血一类。
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总结起来,在我的小学中学大学同学中,如今还在私企打工的,已经是少数派。当年我们大学毕业时,想的都是找个好工作,觉得上班挣钱做白领是理所当然的事。如今只过去十年,已经没几个所谓的白领了。他们都去哪了?
“大众创业”被有的人批判或嘲笑,但事实上在中国,一直都是大众创业,不管你是开个小点还是摆个小摊,不需要谁来提倡,到35岁或者更早一些时候,你就会发现,真的没法再打工了,就算自己还想打工也没人要了。
自古写字楼如青楼,不许楼里见白头。
而那些年轻时打了鸡血以熬夜通宵为荣的白领们,恐怕到不了应当白头的年龄,就已经白发苍苍了吧?
别再想着房价了,好好想想35岁以后你还能干嘛,还能去哪吧。
到了你无法拼时间,拼工作量,甚至拼脑力的时候,你在“御人”这个领域的能力,才决定了你最终的上限。
九卦金融圈现已同步入驻:新浪财经头条、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公众平台、百度百家、雪球等自媒体平台。欢迎关注~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