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浦东召开2018年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推进会议,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翁祖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长治久安,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推进大会精神,以更强烈的担当、更积极的作为,全面构建井然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会上,区委副书记冯伟传达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推进大会精神,总结新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成效,部署新区2018年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副区长管小军主持会议。陆家嘴街道、惠南镇、塘桥街道塘东居民区、川沙新镇界龙村分别作交流发言。
去年以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浦东扎实推进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各项工作,党建引领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以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为核心的城市管理新体系初步构建,以“家门口”服务站为中心的基层服务新模式顺利运行,统筹镇核心发展权和下沉区域管理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深入推进,一批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翁祖亮指出,要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一条红线,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始终。要进一步完善区、街镇和居村三级联动体系,发挥好区委“一线指挥部”、街镇党(工)委“龙头”和居村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抓好区域化党建、“两新”党建、行业党建进街镇党建服务中心,社区党建进居村“家门口”服务站工作;做实街道“1+2”党建工作领导体制中的行政组织党组和社区党委。
翁祖亮强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浦东来说,关键要抓好治理手段智能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模式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无条件归集、有标准采集、多层次评估、无障碍共享、全方位使用。社会治理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群众的事情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当前,要特别注重按照“四化”理念推动“家门口”服务站建设,实现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服务项目标准化、服务标识统一化。
翁祖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必须紧扣推进中的难点问题,逐个啃下“硬骨头”,对推进中的难点问题,相关部门要列出清单、开出“药方”,与街镇一起研究、突破、解决。同时,创新社会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与全区重大任务、重大活动、重大项目结合起来,重点抓好与“15分钟服务圈”建设、“两个美丽”建设、营商环境优化、大调研工作、法治浦东建设的联动推进,统筹考虑、综合施策。
翁祖亮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必须要把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敢担当善作为的基层队伍摆在重要位置。激发街镇干部队伍活力,进一步推动街镇干部深入社区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成为社会治理的行家里手;抓好居村带头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党性强、有魄力、能干事的居村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全岗通”培训,努力提高其“一专多能”的本领。同时,也要从严管理、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