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咱闵行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大动作是一个接一个——
今年3月,在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举行了2018年中英项目(上海)对接会——智能医疗专场。一大批牛津大学的专家学者带着最新的科研成果,来到闵行,开展合作。
与此同时,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因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质服务,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称号(示范周期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
而上个月,欧洲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科技盛会之一的伦敦科技周,也把首次中国行上海站设在了咱闵行!海内外近500名科技精英,围绕着绿色科技、ai、机器人、智慧城市、ar&vr、医疗健康&生命科学、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5g技术革命这八大科技主题进行系列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创新呈现了世界最顶尖前沿的科技。
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类企业将目光聚焦在闵行,他们把闵行作为梦想起航的开始,当成事业再次腾飞的起点。“如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好企业创新主体”成为了职能部门关注的焦点。区科委在前期的走访调研中发现,众多科技型企业在诸如科技项目的申报、相关科创扶持政策的获得等方面一直存在着困扰。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闵行通过在行政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在提升服务能级上做加法等一系列举措不断优化营商化境。赶紧来了解下吧——
做减法:梳理优化业务流程
通过对46项行政服务事项的业务流程、办事指南进行重新梳理,简化办事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科室审核时限由原先的60个工作日(最多)压缩至10个工作日(最少),企业材料全部网上预审,通过后递交1份纸质材料到窗口。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深度100%达到三级以上。
做加法之一:增设窗口全区通办事项
据了解,区级科技、科普项目申报,政策资助,技术合同(注册/咨询)事项均已实现全区通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初审)事项将于今年在区证照办理中心和区行政服务中心南部分中心窗口并联受理,明年争取实现全部4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全区通办。
做加法之二:建设区科创服务平台
目前,闵行区科创服务平台(http://kc.mhkj.gov.cn)已上线运行。通过“我要申报”、“我要入驻”、“我要融资”、“我要发布”、“我要导师”和“我要平台”等功能模块,优化科技企业政策服务渠道,提供科技项目申报、政策受理、动态数据填报等网上服务,结合法人一证通认证体系,实现一个账号、一个入口、科技政策一站式服务。
这一网上服务空间,不仅为创业者提供找信息、找资源、找资金、交流创业经验等在线服务;
同时提供全天候网上技术市场功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互联网平台;
还升级了科技企业政策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科技企业数据库、专家网上评审系统,实现科委各项政策的全生命周期审批管理。
做加法之三:在线指导帮办
相关部门综合运用qq、微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帮助申请人理解业务流程和办理要求,在线答疑解惑、指导帮办。瞧,联系电话就在这里,需要的筒子赶紧收藏:
做加法之四:推进光纤改造升级工程
对区内所有园区和商务楼宇实施光纤改造升级工程,新建及改造楼宇全部具备“万兆到楼、千兆到户”的接入能力。
做加法之五:加大提速和优惠降费力度
通过商务专线续约升速、旺铺宽带按网龄免费升速、宽带移机不收费和降低移动通信资费等举措,既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又提升了企业的感受度和满意度。
优化营商环境,齐聚天下英才
共建科创,造就未来!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闵行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的科创中心的同时,闵行也在全力建设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功能承载区。
闵行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正在打造政策先行、机制创新、市场活跃的具有闵行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模式。
近年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东版权登记大厅、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南部分中心、上海高校知识产权运营创新中心、国家东部技术转移中心闵行分中心等成果转化平台,相继落户闵行,为企业提供了多方位全链条的创新资源和线上线下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
挥洒创意,齐聚人才;简化流程,提升服务。闵行正以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契机,打造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大力优化创新生态,搭建国际化科技交流平台,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吸引和集聚海内外的创新创业人才到闵行发展,将闵行打造成长三角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