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考志愿填报app数据有误遭曝光 开发公司状告电视台名誉侵权被驳回
东方网6月7日消息:王女士特意购买了一款高考志愿填报app,帮助儿子填报高考志愿。但王女士使用后发现,里面信息数据有误,对儿子填报志愿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产生了误导。为此,王女士投诉至当地一家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进行曝光。app开发者某公司看到节目后,认为该新闻节目侵犯了公司的名誉权,遂将电视台告上了法庭。近日,宝山区法院审理了此案,认为电视台报道节目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诋毁等情节,判决驳回了某公司的诉请。
图说:高考志愿填报app里的信息数据有误,反而对填报志愿产生了误导。视觉中国
2017年6月,王女士的儿子正准备高考,为帮儿子挑选一所满意的大学,她购买了某高考志愿填报导航系统软件(以下简称志愿填报app)。使用一段时间后,王女士发现,志愿填报app中的部分信息,与学校官方发布的不符,儿子的志愿填报受到很大影响。一气之下,王女士打通了当地知名新闻节目的热线电话,对该志愿填报app进行投诉举报。几天后,一条采访王女士使用志愿填报app进行操作与信息数据对比的新闻在电视台播出,并被多家网络转载。
同年8月,某公司看到自家志愿填报app以负面的形式上了新闻节目,即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制作该新闻的某广播电视集团告上了法庭,要求停止侵权,并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各项经济损失13.3万元。
庭审中,公司诉称,志愿填报app是公司多年研发并已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的专业软件,上市几年来一直口碑不错。电视台的节目对该软件作出了负面、严重失实的报道和评论,对公司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侵害了公司的名誉权。
广播电视集团辨称,该栏目是以报道消费维权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性新闻节目,本次报道来自消费者王女士的亲身经历,且王女士在记者以及镜头前,对志愿填报app的操作和信息比对过程是完整展现的,电视台是如实报道,并未歪曲事实。栏目对该事件的评论,也只是基于事实而作出的合法评论。
宝山区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电视台是通过采访消费者的方式,结合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对事情经过进行报道,该报道较为客观、真实地记录了被采访对象的陈述内容及事情经过,内容属实,不存在歪曲事实进行报道的情况,报道中评论所用语言,也未超出正常的舆论监督和批评的范围,不存在侮辱、贬低、诋毁该公司的情节。因此,该报道应为电视台正当行使舆论监督的行为,不构成对公司名誉权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