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2035年的松江会变成什么样 总体规划草案公示

2018-6-6 17:31:55发布93次查看
  @松江人你期待的《上海市松江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截至目前已形成规划草案,今起公示!
快跟着小松一起来看看2035年的松江会变什么样?
发展目标
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
建设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西南门户,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辐射江浙的先进制造业高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和具有自然山水特色的宜居之地。
战略举措
科创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
以g60科创走廊建设为主要载体和战略支点,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带动,走出经济转型发展新路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加强城乡统筹、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
全面推动松江全域旅游大发展
充分利用山、水、人文资源,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重要功能区,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
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
至2035年,松江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80万人以内。其中松江新城人口密度控制在1.2万人/平方公里以上,新市镇人口密度控制在1.0万人/平方公里以上。
用地规模:
至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86.2平方公里以内,非建设用地规模318.4平方公里。战略预留区总规模约20.6平方公里。城市开发边界范围面积控制在232.7平方公里以内。
空间格局
形成“一廊一轴、五带四片”的空间结构。
“一廊”为g60沪杭发展廊,g60科创走廊的重要载体;
“一轴”为城乡发展轴,上海市西翼新城群的联动发展轴线;
“五带”为青松生态廊道、黄浦江生态廊道、近郊绿环、油墩港生态带和洞泾港生态带;
“四片”为四个城市战略片区,新城片区品质提升、东北片区空间整合、西北片区旅游联动、浦南片区生态保育。
城乡体系
形成“新城-新市镇-乡村”的区域城乡体系。
●松江新城:松江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市镇:统筹镇区、街道、集镇和周边乡村地区,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就业需求;
●乡村:根据城乡发展空间格局,进行村庄分类建设。
中心体系
建立“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 1处城市副中心:面向松江、辐射周边的综合服务中心;
●3处地区中心:提供居民生活、产业配套等综合服务;
●社区中心:每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形成公共资源集中的社区服务中心。
城镇圈
以城镇圈作为郊区空间组织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
●区内城镇圈:松江新城城镇圈、九亭-泗泾-洞泾-新桥城镇圈;
●跨区域城镇圈:枫泾城镇圈、朱泾城镇圈、亭林城镇圈。
空间管制
●划定生态空间总规模321.4平方公里。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2.4万亩。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范围面积232.7平方公里。
●文化保护控制线,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风貌区),自然文化景观资源(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辰山植物园、郊野公园、乡野公园),公共文化资源(重大公共文化设施)。
生态环境
建设“山水乐源,生态茸城”。
●至203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河湖水面率不低于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5平方米。
●全区以城市公园为龙头,地区公园为骨架,社区公园为基础,郊野(乡野)公园为亮点,城市社区400平方米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100%。
综合交通
创建“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
●“四网”为国铁线路、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常规公交;
●力争30分钟可达上海中心城、新城至周边城镇;45分钟可达昆山、嘉兴等近沪城市;60分钟可达杭州、苏州等长三角核心城市。
产业发展
将松江建设成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辐射江浙的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和高端制造业的主战场”。
●依托g60科创走廊,形成“一廊九区”产业布局;
●建立以“6+x”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
住房发展
●立足松江,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重点发展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住房和租赁性住房,实现住房供应总量平衡、结构合理和布局优化;
●至2035年,全区新增城镇住宅(含在待建)套数约22.9万套,中小套型住房占城镇住房总套数比重约70%左右。
公共服务
●建立“1+3+n”公共服务中心体系(1个城市副中心、3个地区中心、n个社区中心),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品质化、特色化、多元化,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100%。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