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场无防尘 嘉定区一工厂被调查
2018-6-6 10:58:52发布70次查看
“你好,这里是‘环保局长接热线’,请问你有什么要反映?”昨天上午9时30分,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启洲准时坐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通第一个市民来电。
嘉定区陈先生来电反映:去年他搬入嘉定区德园路1509弄翔和雅苑,发现小区北面总是有刺鼻塑料味飘来。原来小区北面蕴藻浜河对岸是路桥集团下属一家沥青混凝土厂,厂区烟囱排出废气,小区内就能闻到异味。不仅如此,他从20楼俯瞰下去,还能看到厂区堆场内的货运车露天作业时无任何防尘措施。他希望环保部门能对其执法处理。
吴启洲给出回应:会责成嘉定区环保部门和镇政府现场执法。记者随即赶往现场。
大面积露天堆场无覆盖处理
12时45分,记者随嘉定区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来到南翔镇新勤路229号,两座大型沥青混合搅拌楼映入眼帘,15米高的“烟囱”当时没有冒烟。厂区内除柴油味,并没有陈先生所说的刺鼻味道; 但来来往往的大型车辆扬起的灰黄色尘土十分呛人。看到三辆执法车驶入,作业人员连忙打开水枪洒水,还打开喷淋装置。
穿过沥青混合搅拌楼,记者看到占地约5000平方米的石料堆场上,5米多高的石子堆连绵起伏,周边只有一圈高2米左右的围墙。除了一个堆坡带有棚顶,其余均为露天堆放。一辆运输卡车从堆坡间厚厚的尘土上飞驶而过,记者的鞋子和裤子上立即蒙上一层厚土。
记者在堆场南侧看到一艘运砂船正在驶离,这里是厂区运送砂石的码头。岸边的抓斗车从地面抓取砂石往卡车里倒。在毫无防尘、覆盖、喷淋措施的状态下,扬尘四起。
执法人员现场开具调查约见书
执法人员表示,按照相关法规,此类建材化工企业,应采取集中收集处理等措施,严格控制粉尘和气态污染物排放。工业生产企业应采取密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减少内部物料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和气态污染物排放。这家企业并未很好采取上述措施,已属违规。现场作业负责人辩称密闭处理会被认定为违法搭建,他们每天会洒两次水。执法人员当即指出,眼下天气渐热,洒水频率和程度都要提高,即使无法做到完全密闭,也要做到及时覆盖和围挡处理。从现场情况看,企业的扬尘预防措施较往年有所松懈。执法人员当即开具“调查约见书”,对企业扬尘问题立案调查,企业有可能面临最高20万元的行政处罚。
至于市民反映的刺鼻异味,因当日沥青加工已完成,现场无法检测到。执法人员称,2017年11月22日曾对这家企业气体排放做过检测,报告显示气体排放指标达标;但沥青气体分子链比较稳定,气味特征明显,居民还是能闻到,这就是所谓的“达标扰民”。要想彻底消除,搬迁是唯一出路。眼下企业已更换加工和环保设备,启用后执法人员将再做数据检测。
各区环保局长轮值环保热线
在昨天上午两个小时热线中,吴启洲共接听并受理13起投诉举报;16个区的环保部门待命协同调查。除了嘉定区的现场执法之外,市环境监察总队另一路执法人员也前往闵行区浦江镇,查处一处“三无”露天搅拌站。
昨天下午,宝山区环保局局长石纯轮值环保热线,共受理8条市民投诉。在接下来的8个工作日中,还有黄浦、浦东、静安等15个区的环保局长将接听市民对环境问题的各类诉求。在新修订的《上海市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正式实施之际,环保部门鼓励市民对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参与监督,踊跃举报投诉,以便让环保部门展开更有力度的执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