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区按照《上海市进一步深化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的要求,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做法及成效: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不断完善审批服务。(1)线下方面,于2月28日在区行政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松江区g60科创走廊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开设10个综合服务窗口,为本区投资项目提供集中审批服务,实现“统一受理申请、同步评估评审、统一反馈发证”,目前已有建管、规土等5个部门入驻,6月底环保等13个部门全部入驻。同时,成立松江区项目代办中心,下设街镇(开发区)18个代办分中心,由区级部门统一培训、管理和考核的代办员队伍,已招录2批次共43名代办员,与国能汽车、修正药业等87家企业签订代办服务协议,为企业提供从投资立项到竣工验收全程免费“一对一”代办服务。(2)线上方面,3月1日起,已推进工业投资领域的39项审批事项全部接入网上政务大厅和市联审平台,目前37项审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其中13项实现“全网通办”,计划6月底前实现全部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
开展审批流程再造,压缩项目审批时限。根据市里统一部署,将社会投资项目的主要审批环节由原先核定规划条件和设计方案审核、设计文件审查、开工手续等3个环节合并为设计方案审核和施工许可2个环节,审批时限有原来的105个工作日压缩为工业项目15个,小型项目35个,其他项目48个工作日。在此基础上,我区自我加压,对部分符合相应条件的项目开展全流程预审,即项目在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前,经企业提出申请,规土、交通、交警等各审批职能部门提前介入,对技术性资料和其它资料进行提前审查,在项目取得土地、具备法定审批条件后,第一时间将预审批转换成正式审批,极大缩短了正式审批时限。目前,共发出施工许可证12张,占全市28.6%;其中,第一张上海维而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项目申报到拿证,仅用2个工作日完成审批(该项目为“工业项目”,设计方案免于审核,直接进入施工许可环节)。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行施工许可“先证后核”模式,相关手续齐全后,企业通过承诺书就能核发施工许可证,区建管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质量安全首次现场监督,发现弄虚作假、承诺不兑现等情况,将依照情节严重程度,作出停工整改、立案查处、撤销施工许可证等决定。经检查,目前已对1家企业做出停工整改决定。加强联合信用惩戒,针对企业失信情况,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记录至区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并在国家企业信用平台上公示,限制失信主体参与上市融资、银行贷款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