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黄丽春6月6日报道: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是6月9日。记者从黄浦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6月9日当天,黄浦区有16处文物建筑向市民免费开放。其中,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法租界会审公廨旧址,以及黄浦区文物保护点——法租界警务处旧址,将首度向公众特别开放。
图片说明:法租界会审公廨旧址(外观)
法租界会审公廨及警务处旧址现位于建国中路22号,是法租界依据不平等条约设立的司法机构。解放前曾相继为第二特区地方法院、汪伪地方法院、国民党政府的上海市高等法院检察处。这里曾关押了陈独秀、七君子等进步人士,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风云往事。解放后,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市高级人民法院、区人民法院也曾先后设此。2014年,完成全面修缮后,黄浦区人民检察院迁入办公。
图片说明:法租界会审公廨旧址(内部)
法租界会审公廨旧址为外廊式建筑,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底层水泥仿石饰面,有外置石梯,开拱形窗洞;一至二层采用清水红砖砌筑,砖工精美;红瓦四坡顶,檐下有齿形带饰,檐壁周遭有回纹带饰。法租界警务处旧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公共建筑,在修缮过程中又融入了中式建筑的装饰特征。作为一处尚在使用中的政法机构办公场所,这是两栋百年老楼首次大规模对公众开放(需携带身份证明),使市民亲历法治风云、探寻建筑之美,近距离地了解检察文化,体会法治文化传承的魅力。
图片说明:法租界警务处旧址(外观)
此外,6月9日上午在上海扬子精品酒店(汉口路740号)九楼,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黄浦区文化局将联合主办第三届上海城市原点历史文化系列活动。其中,“南京路的前世今生”展览以南京路历史明信片、老股票、老字号账单、商业保单等金融藏品为主体,集中展示南京路商业文明的发祥与壮大,发掘其富含的人文情愫与历史积淀。著名上海历史学者、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将结合展览,与听众共话南京路的商业文化,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之后,薛理勇还将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油画家俞晓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陆元敏等嘉宾一起参与文化论坛,与观众共同追忆老上海商业发展、风情民俗,探讨海派文化传承。
图片说明: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首日封
活动现场将首发著名油画家俞晓夫绘制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首日封。首日封以国际饭店、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大世界游乐场、扬子饭店的建筑为背景,一套四枚,由俞晓夫亲临现场签名。
(本文图片由黄浦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