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路街道属于典型的成片老公房与大型综合体二元混合的城区布局,消防基础设施配套薄弱。2017年,天山路街道已完成18个居民区微型消防站的全覆盖建设,但由于缺乏专职工作队伍和规范的工作程序,设备缺乏使用和维护,微型消防站的使用停留在形式上,效果并不近如人意。
面对老龄化比例高、老旧城区稠密、基础设施薄弱、在建工地林立、九小场所密集等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天山路街道通过“大调研”工作走访了解到,与居民区毗邻的大型综合体,拥有专职专业人员的队伍,定期开展日常作训和应急演练。
天山路街道设立专项课题,探索建立居民区—商圈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工作体系,寻求商圈企业微型消防站专业化的支撑,通过体制外职业力量的反哺,融合建立一支常态化的社区消防安全志愿者队伍。
近日,天山路街道在金虹桥国际中心组织开展了一次大型综合体微型消防站与社区微型消防站首次消防安全联合演练活动,通过组织居民区“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志愿者”参与到金虹桥中心微型消防站人员专业化作训、演练及消防安全技能培训,推动微型消防站建设提质升级。
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工作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协助居民区正常开展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其包含的主要功能如下:
消防宣传。在重要时间节点、节假日等时段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培训、展示作训和演练成果、上门关爱独居高龄老人等。
日常检查。拟每周2-3次对居民区各个场所(六小场所、废品回收点、灭火点、居民楼道、非机动车棚等点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现场处置,并做好巡查记录;夜间巡查。拟每周开展一次夜间消防安全巡查工作,对小区内薄弱场所重点巡查。
应急演练。拟每周一次,开展全体人员的消防技能训练,内容包括:作训服穿着、拉水带、设备操作、模拟灭火、楼道疏散、紧急救援等训练项目。
突发应对。如遇有突发紧急情况,社区消防志愿者队伍,将发挥:扑灭初火、设立警戒、维持秩序、协助疏散、初步急救的作用。
如今,通过专业化的带动,使得天山社区区民可以真正享受微型消防站联动、联勤、联防带来的消防安全红利,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