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光影阅读社开展艺术主题分享活动

2018-6-4 10:58:00发布58次查看

“最有意思的是,一幅画比任何东西都能看到的多”。日前,上海枫叶国际学校的光影阅读社筹划已久的艺术主题分享从刘莉老师的这句话拉开序幕。在过去的两周内,阅读社搜集了部分师生之于“遇见真实的主题”下所推荐的书籍,并于本周将这部分书籍在北楼大厅的文学艺术空间进行展示,书目涉及到该次分享会涉及到的诸位艺术家传记心得,以及古今中外作家笔下关照自我的各类作品。阅读社试图借助文字、绘画表达自我的独特功能以及跨学科的现场碰撞,让每一位亟待对自己有深刻认识的同学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价值与魅力。
刘莉老师的分享以《遇见真实的自己——艺术创作中的镜像自我》为主题,通过多组对比打开了在场社员的艺术视野。首先,刘老师为了大家展现了马克·罗斯科(MARKROTH0,1903——1979)的绘画作品及其建筑、雕塑作品,引导大家逐一感受暗色画面所映射的艺术家悲伤情绪。作为同样拥有忧郁自我的作家,刘老师又将善于在画面中使用明亮颜色的文森特·梵高(VINCENTWANGOGH,1853——1890)作品与之进行对比,明亮的色彩背后其实是梵高内心深处那“一团火”的镜像。不同的处理方式背后其实是艺术家们对于自我最真实的表达方式。
接着刘老师以20世纪以来的作家对于《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不同方式的解构来进一步呈现近现代以来的艺术转向。自上个世纪初,一批欧洲艺术家已经逐步开始从对现实表现的再现和对人物的描绘中脱离出来。他们不再关注艺术的再现功能,而是更注重艺术在表达意义上的功能,从而使得艺术作品变得越来越主观。到了抽象画的阶段,艺术家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具象概念,绘画变成了表现主观情绪的手段。刘老师又以人物肖像画在古典时期画家、印象派画家以及野兽派画家笔下所呈现的不同状态为例印证了这一点。
在分享的最后,刘莉老师为大家推荐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英国现代艺术家大卫·霍克尼(1937——)。这一位亲切有趣、睿智时尚的“小老头”拥有千变万化的作品风格以及对艺术的独到思考:他对毕加索立体主义的精辟见解,对欧洲近代绘画技术的惊人发现,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独到领悟,以及把现代科技作为绘画工具的探索……所有这些都与他的一幅幅充满创意的作品汇聚在一起,让人惊叹不已。
无论是艺术文本还是文学文本,他们的最大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表达自己,然后成就最真实的自己。比起现实烦扰,学生们更愿意与他们相处,因为他们让学生们找到了更加完整的的自己。这是阅读社存在的价值,同时更是阅读的价值。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