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以“健康的孩子,美好的未来”为主题的2018浦江儿科论坛在沪举行,该论坛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同主办。来自全球五大洲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儿童医院院长及专家,与国内近千名儿科领域专业人士汇聚申城。
开幕式上,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牵头,首次发布《儿童健康促进国际合作上海倡议》。该倡议承诺,“以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儿童”,积极致力于提供家庭照顾模式、关注弱势儿童最迫切需求、重视出生缺陷疾病预防、确保儿童紧急救助、改善各种形式营养不良等18项关乎儿童健康的重点工作方向,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分国家、种族、信仰,为孩子健康开展包括国际合作与交流,互派进修与访学,多中心合作研究,组建联合实验室、举办学术论坛和提供国际转诊与随访等五个方面的合作。
本届浦江儿科论坛共设1个主论坛和12个分论坛,围绕智慧医疗、精准医疗、医院管理等热点问题开展专家交流。学术专业涵盖精准医学与罕见病、小儿心血管、重症医学、儿童早期发育、儿童过敏/哮喘、妇儿健康、医院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
在儿童健康院长管理高峰论坛上,来自美国、缅甸、南非等国的儿童医院院长交流了各国儿童健康问题,分享儿科改革发展经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江忠仪表示,在医学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全球每年有1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与环境卫生有关的感染性疾病,各类出生缺陷性疾病依然有5%左右的发生率,每三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癌症。现代医学除了技术的不断精进,更要关注全球儿童健康管理这一前瞻性的课题,这也将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建设提供启示。
2017年1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函》正式印发,明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将承担全国或区域性疑难危重疾病诊治,带动全国或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协助制定我国儿童重大疑难疾病的诊疗指南和行业规范;组织开展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建立儿童重大疾病监测系统,确定儿童健康问题研究的学科发展方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建设由北京和上海承担,其中,上海部分又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市儿科医院担任建设主体。目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将于今年年底竣工的新大楼,已经挂上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标志。据悉,明年新大楼运营后,医院的床位规模、服务能级将扩大近一倍,尤其是科研中心、教学中心、国际诊疗部等配置,使儿中心的功能布局更趋完备。
据悉,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张江科学城院区项目即将立项,预计2019年动工。江忠仪透露,新院区对标国际一流,与陆家嘴区域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联动发展,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智慧医疗于一体,将组建出生缺陷、新生儿、血液肿瘤、传染感染与免疫、疑难危重症、儿童保健与康复等六大临床中心。
江忠仪说:“新院区将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东院一起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上海版MD ADSON(美国安德森肿瘤中心)’肿瘤诊治高地。”未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将打造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与大数据管理中心、教学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