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追寻诗和远方,结果……女子卖房辞职在洱海边开客栈,今古镇变空城

2018-6-4 5:00:00发布72次查看
  卖掉一线城市的房子,
去洱海开家旅店,
从此与“诗与远方”为伴,
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
然而现实并非那么浪漫
2017年4月,为了保护洱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施了史上最严洱海治理令,位于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餐饮客栈全部停业,这一治理令涉及的商家达到1900多家。客栈老板都表示了对保护洱海治理污染的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长达一年的关停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在2017年的“最严洱海保护令”发布后暂停生长,又在2018年洱海保护“三线”划定方案的酝酿中陷入去留之争的漩涡。
☆大理双廊镇因拥有风花雪月的渔村美景,被誉为“苍洱风光第一镇”。
5月9号早晨,王芸起床去浇花,喂猫,遛狗,然后就没事可做了。她觉得慌,“突然一下子没事做了。客栈里就剩下她一个人,就像生活一下把她遗忘了一样,每天无聊到不知道该做点什么,一下无所适从。”
2015年王芸的客栈在双廊镇开业,三层的客栈,紧挨着风光旖旎的洱海。院子里栽着一颗小树,树下种着黄色的小花,大厅挂着绿色的吊篮,她可以坐在客厅里,喝茶,对着落地窗看洱海。为了这个场景,王芸抛弃了一份在深圳收入不错的工作,变卖了自己在深圳的一套房子,还背上几十万债务。
但是2017年3月15日晚上,王芸收到一条微信,上面写着“环洱海客栈餐饮4月1日之后全部停业”。
现在每天早晨一睁眼,堵在王芸面前的是天花板和每月一万多的债务还款。
☆5月27日,洱海西岸才村码头寂静无人。
郭宏刚打开唐宋闲居客栈的门锁时,开到荼靡的三角梅跌落一地。自从去年4月停业整改以来,他已有个把月没过来查看。
“保护洱海、自行停业”的封条还紧紧依附在客房门上,一年多过去了,颜色已褪至淡蓝。原本透过三楼海景房的窗子就可以直观的洱海,已被一座新建的蓝藻处理设备遮挡。
郭宏刚皱了皱眉,轻轻擦去茶具上的灰。如今这座400多平方米的三层古风小楼,在2012年之前只是一片空空如也的宅基地。那年他和爱人南下旅游,爱上了洱海,于是卖掉北京的房,定居大理,租下这块宅基地,自己盖房装修,经营起才村第一批客栈。这家客栈也成为他们夫妻二人的唯一生计,“我们愿意为保护洱海做出牺牲,所以这一年多咬着牙等待,一直在期盼着快些恢复营业。”
☆紧邻洱海的村落之中,龙龛同样著名。
7年前,重庆人陈刚看中了一户临海民宅,精心改造成客栈后,取名为“远”。经过不断的投入与经营,远sofar海景酒店成为了龙龛的客栈中最具规模的一家,坐拥800多平方米的建筑,30多间客房,庭院距洱海一步之遥,坐拥绝美海景。
“远”同样也是在去年4月停业整改。
这些客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卖房辞职背债,只为洱海边开客栈
大理双廊镇因拥有风花雪月的渔村美景,被誉为“苍洱风光第一镇”。
2015年王芸的客栈在双廊镇开业,三层的客栈,紧挨着风光旖旎的洱海。院子里栽着一颗小树,树下种着黄色的小花,大厅挂着绿色的吊篮,她可以坐在客厅里,喝茶,对着落地窗看洱海。为了这个场景,王芸抛弃了一份在深圳收入不错的工作,变卖了自己在深圳的一套房子,还背上几十万债务。
客栈开业以后,生活就像王芸设想得那般美好,每天早餐后,她先是浇浇花,和客人聊天,喝茶,看书。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王芸过着梦想般浪漫的生活,并且这样的生活也给王芸的客栈带来不错的收入。
2017年3月15日晚上,王芸正坐在客栈一层的吧台里和客人们聊天,手机响了,朋友发来一条微信,标题上写着“环洱海客栈餐饮4月1日之后全部停业”。
2017年4月1日,双廊镇的客栈主们被叫去镇政府开会,洱海周边客栈整治的文件正式下达了,每个人都要在文件上签字,领一沓“保护洱海自行停业”的蓝色封条回家。得到正式通知的王芸,开始取消网上订房的订单,退款。马上就到“五一”旅游高峰期,很多人提前就订了房间。
起初王芸还很乐观,认为关停整治最多一个来月,就当给自己放个长假。4月15号,她请所有员工吃了个散伙饭,情绪也没多凝重,她还高高兴兴地让大家回去,过阵子复业了再回来上班。关门歇业以后,王芸干脆买了一个月的视频网站会员,会员买成了月底自动续费的模式,自动续费了一年,王芸还是没等到客栈恢复营业的消息。
洱海变得安静下来,客栈也是,安静得让人有些难以适应。5月9号早晨,王芸起床去浇花,喂猫,遛狗,然后就没事可做了。她觉得慌,“突然一下子没事做了。客栈里就剩下她一个人,就像生活一下把她遗忘了一样,每天无聊到不知道该做点什么,一下无所适从。”
从去年4月1日,双廊迎来一次漫长的淡季。
其实比安静更让人焦心的是债。客栈停业已经一年多时间,在过去的一年多里,王芸的损失有几十万,这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每天早晨一睁眼,堵在王芸面前的是天花板和每月一万多的债务还款。
“其实在这里开客栈的没几个有钱人,都是理想生活的践行者,在双廊开客栈的媒体人就七八个。”王芸告诉记者,来大理这个乌托邦开客栈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为了兴趣、爱好和情怀的人,现在他们这些人,全为情怀买了单。
客栈关停,古镇变空城
2018年5月11日上午,记者从大理市区乘车去双廊镇,这条往常热闹的环海公路,一改往日喧嚣的车流和穿梭的游客,在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关停的各种客栈和酒店,门前也像长时间未打扫的一样,与昔日的热闹和拥挤相比,现在的环洱海路上,显得冷清和衰败。偶尔出现的车辆,也都是“云l”牌照的本地车。司机告诉记者:“以前热闹的时候,这条路汽车基本开不起来,人多、车多。”
与路边冷清不同的是,在通往双廊镇境内的环海路上,每行驶一段距离,就能看到施工的场地。公路周边挖出了大约1米宽度的沟渠,黑色的塑料管道放在路边。 施工围栏上的介绍显示,这正是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的一部分。
进入双廊古镇,与镇外热火朝天的建设不同的是,古镇里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街道显得很空旷,在道路两旁的餐饮店、客栈显得有些冷清。大部分餐饮、小吃店已经关门,客房门上贴着印有“保护洱海,从我做起,主动歇业,敬请谅解!”字样的提示,老板或小工坐在门口一起打牌、聊天。
“去年双廊镇就是一个大工地,镇里的路上到处都在施工。”在路边摆摊的冯华说。冯华是双廊镇人,在镇里开了一个水果店,平常因为在双廊住宿的游客比较多,一天能挣七八百。但是现在,他已经把水果店关门歇业。“游客很少,镇上几乎没什么人了,像是空城。水果店开着费用太大,也挣不到钱。现在只能来街上摆个地摊,卖一些特色小手工品挣点钱。”冯华说,到下个月,如果情况还没改善,他就准备去市里先找份简单工作干着。
复业与环保
洱海西岸才村的觉色花园主题客栈已经恢复营业。
觉色的大门上,醒目地贴着《大理市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经营户复业通知》,庭院内的花池之中,一座自费安装的污水处理设备正在运行。“安装这套设备,前前后后花了将近8万元。”
证照齐备是恢复营业的另一个必须条件。觉色客栈的前台,规划许可证、排污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明显地招挂在墙面上,“七证必须齐全,才能提交恢复营业的复核申请”。
相比于才村所在的大理镇,以及同样沿海的银桥镇等地,双廊段的污水处理管线建设工程走得更快,2017年10月就已经试运行,今年4月1日完成了管网闭合,5月12日实现了双廊沿湖4村的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入网。
据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州环保局局长谭利强介绍,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计划新建和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共12座,新增污水处理量6.9万方/日,建设环湖截污主干管86.68公里,按照要求,要在6月30日前实现流域截污治污体系的全覆盖、全闭合、全投运。目前已建成86.59公里干管,6座污水处理厂完成了进水调试运行。
双廊的污水处理厂就是完成设备安装并投入运行的那一座,也是大理市第一个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据介绍,双廊污水处理厂的纳污面积主要包括红山庙、双廊古镇(含大建旁、玉几岛)、青山长育三个片区,水处理能力设计总规模1.0万m3/d,已经完成的一期,规模为0.5万m3/d,采用cast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尾水除再生水利用外,其余均排入双廊梨花潭尾水塘库,做为五星、石块村的农灌用水,出水水质满足国家一级a标准。
站在新修建的观景台上,可以俯视整个双廊古镇。镇上的风貌提升工程正在进行,不少建筑已改建为白族传统的特色屋顶,并进行了绿化。
即便有了排污管线的运行保证,双廊的628家餐饮客栈中,目前也只有15家恢复营业。“我们目前在打造世界精品旅游文化小镇和全域旅游示范镇,同时在创国家4a级景区,所以想要恢复营业,我们要做的就要更多。”双廊古镇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施国东向记者介绍,目前,拟恢复营业的双廊餐饮客栈经营户, 不仅要证照齐全,还要在确保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正常的前提下,做好污水收集、处理及进入市政管网工作,及时按标准足额缴纳垃圾清运费,落实泔水处理方式及处置费用,同时还要安装电子税控设备、开启金硅系统、留出“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旅游”端口。
更主要的是,恢复营业的双廊餐饮客栈,还要完成墙体绿化、顶层绿化、屋顶水箱整改等方面的风貌提升,并实现检查验收的通过。
而已经证照齐全的餐饮客栈,也有不少存在土地少批多建的问题。“我们在考虑用租金和罚款的方式来突破瓶颈。”作为洱海之滨的旅游地标小镇,双廊已经初步设定了10月1日前让大多数人开业的目标。
施国东觉得,开业只是一个过程,环保没有终止符。“我们的目标不是等时间,而是为了达到标准,我们的倒计时,是保护洱海的倒计时,而不是重新开业的倒计时。”
一线海景房即便复业
也可能会面对另一种命运...
“为了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特色,以及更多地利用海景,不少客栈都有所加盖,有的是在楼顶作文章,有的就直接架在水面上,这样能给人住在海面上的感觉,体验更好,房价也能卖得更高。”一名客栈老板解释说,这样的客房,就是传说中的一线海景房。
云渡洱海度假酒店,它因是电影《心花路放》的取景地而闻名,但也在关停大潮中停业。按照目测,云渡的建筑坐落在15米的绿线范围之内,所以即便是已经恢复营业,未来它能否继续存在,是整个龙龛都在讨论的话题。
5月30日傍晚,《大理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正式发布。有关沿岸的土地和房屋何去何从的靴子最终落地——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确定实施, 项目范围内的土地、房屋及附属建设都将有偿征收。
“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初步遏制了洱海水质下降的趋势,湖内水生态有了积极的变化。但洱海湖滨生态系统仍然没有明显的恢复和改善,湖滨生态退化趋势仍在加剧,高强度人为活动对湖泊尤其湖滨区域影响日益加剧,湖滨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失衡,湖泊生态退化,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湖滨区域生态缓冲功能减退。”发布会上,大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永祥公布了这个严峻的现实:近年监测数据表明,洱海仍存在由于富营养化造成的水质恶化、藻华暴发的潜在风险。
为此,大理必须划定管控空间。按照5月30日公布的“三线”划定方案所明确的施划原则,蓝线以“2007年环洱海1:500数字化修测地形图”和2014年勘定的1966米湖区范围界线划定;绿线以蓝线为基准线外延15米划定;红线以洱海海西、海北(上关镇境内)蓝线外延100米,洱海东北片区(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境内)环海路道路外侧路肩外延30米划定。
各家海景客栈不难结合方案中具体而明确的划定方式来判断自己所处的境地。
身处“三线”范围之内的居民与餐饮客栈经营者,命运将就此改变。被喻为“诗和远方”的大理一线海景客栈情怀理想国,或将自此成为历史。按照“三线”划定方案,紧贴湖边而建,有些甚至延伸至湖面的海景客栈,正是在必须搬迁腾退的蓝线和绿线范围之中。
5月31日,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项目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明,项目的腾退搬迁工作,将在今年7月开始全面进行。
为未来等待
在执行“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洱海抢救模式,保护洱海流域水环境”的决策部署之后,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7年有6个月的水质达到了ⅱ类,2018年1至5月达到了ⅱ类,全湖水生植被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占湖面的12.7%。
传世海景客栈的老板杨慧军33岁,是土生土长的大理人,白族。他从农民成为客栈老板,随后支持关停客栈保护洱海,最后加入到保护洱海攻坚行动的执行队伍之中。
他的客栈证照齐全,但他没有选择开业。“我看得到每个人为了保护洱海所做出的牺牲。等到污水处理管线能够全面运行,餐饮客栈改造完全符合标准,我再去申请复业。这种等待,是为了子孙后代,为了长远未来,我觉得值。”
最近,杨慧军时常梦见小时候的洱海。他和小伙伴们下水嬉戏,玩累了,直接捧起湖水就喝。
海鸥的脚下,水草摇曳,鱼翔浅底。
他们捉鱼上岸,活水煮活鱼。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