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作家瓦·卡泰耶夫的童话故事《七色花》中,小珍妮有一朵美丽的七色花,当她用这朵花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七色花会发挥出真正的魔力。如今,在嘉定也有这样一朵七色花,为孩子们点亮迷途的心灯、照亮前方的道路,那就是区检察部门的“嘉检七色花”。这朵看不见、摸不着的“七色花”正在改变着未成年人的生活。
“嘉检七色花”团队由3名检察官和4名检察官助理组成,通过全方位观护帮教、一站式取证场所、七色花法治讲堂等创新举措,用爱唤醒失足和受害的孩子们,呵护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希望孩子的明天璀璨如虹,美好如花。”“七色花”团队成员、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王春丽说。
“小伙话虽少,但是做事认真、踏实,是个好孩子!”听到嘉定区新春学校老师对16岁少年小康(化名)赞不绝口,承办此案的王春丽欣慰不已。经了解,小康性格和善,但因体型微胖常被同伴嘲笑。加之自幼被父亲逼迫学习并不喜爱的武术,内心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案发当天,小康又被无辜挑衅,激怒之下才做出挟持同伴的冲动之举。最终综合多方意见,检察机关决定对小康作出定罪不捕决定。
非羁押状态如何有效观护帮教?“七色花”团队将小康送进了新春学校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根据小康的性格特点,王春丽和社工、老师一起为他量身定制观护帮教方案。除文化课程外,考虑到小康喜爱烹饪,学校特意调整技能课程安排,增加烹饪课比重,并派“老师傅”手把手教小康学习烹饪。考验期满后,检察机关对其进行不起诉宣告。“小康的生活、学习、考察、成长都在基地,比以前更开朗和自信,未来打算考厨师证,圆自己的厨师梦。”王春丽说。
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调查取证是一道艰难的坎。取证过程中反复回忆受伤害场景时,未成年被害人总是充满畏惧和排斥。“有的精神紧张,有的含泪提都不敢提,更有的哇哇大哭……这都刺痛着办案人员的心。”团队成员王婵说,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固有的办案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他们。
2016年,区检察院联合法院、公安等部门共同会签了保护和救助性侵案件未成年人的相关文件,并启用了集询问、取证、心理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取证场所。“该空间与外界相对独立,未成年人能较为轻松地陈述被侵害过程,我们也能及时完成对被害人的身体检查、伤情固定、提取生物样本等工作。”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15岁的小静被近亲属性侵长达数年之久,心理创伤严重。承办检察官王婵对关键证据收集和固定,就是在“一站式”取证场所完成的。
一开始,小静出现自虐自残行为,情绪濒临失控。在区妇联协调下,资深心理咨询师对小静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救助,才使得其逐渐打开心扉。区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指派女律师,全程为小静提供法律帮助,区卫计委开通了绿色医疗通道,为性侵案件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一对一”专业医疗救助。与此同时,“七色花”团队还及时帮助小静申请到10000元司法救助金,解了燃眉之急。
在强化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措施的同时,近距离、互动式地教孩子们学法、用法也在同步进行着。“如果因犯错而被爸爸打手心,我可以告他吗?”每年夏天,“学法用法夏令营”活动准时在区检察院开展。此时,“七色花”团队的成员们就变身“法治讲师”,以新颖的方式教青少年学法、用法。法治讲师奚之强还加入小常识和卡通形象,配合猜谜游戏,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活泼。除此之外,“七色花”团队还开展了“七色花”法治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系列普法活动。
来源:《嘉定报》 记者 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