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以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下,新汇绿苑居委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的大调研。聚焦百姓生活的难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积极问需问计,真真切切把事办好,把事办实。
篇章一:前提因素
新汇绿苑一村、二村建于2008年,是浦江镇鲁汇地区首个高层小区,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小高层”。由于近几年人口的大量导入,加之周边住宅建筑的增多,导致垃圾产出剧增。位于一村东门北侧紧邻其主要出入口的垃圾堆场已成为影响小区居民环境、交通等多方面的主要因素。
问题一:扬尘。每次清理垃圾时势必会有尘土飞扬、噪音等问题,这给居住在小区的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问题二:交通。由于一村的主出入口较为紧凑,导致搬运垃圾的车辆影响到小区车辆的正常出行。
问题三:环境。随着地铁浦江线的运营及恒南路桥的通车,小区的周边硬件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垃圾堆场的存在,给整个环境打了很大的折扣。
问题四:楼道堆物。由于我小区居民为农民动迁小区,居住的居民仍保留着农村的淳朴生活。每次物业将清理完的楼道垃圾堆放在垃圾堆场后,节俭的老人则会继续在垃圾堆场中收集“仍有用的垃圾”,然后搬回了家。这也就形成了循环,楼道的垃圾也就不能真正清理完毕。
鉴于以上的因素,垃圾堆场的搬离已成为小区居民迫切盼望的事情。近10年间一直被居民提及、通过议事会流转等问题上报。由于垃圾堆场的搬离涉及到很多问题,需要多方协调与沟通,这也使得它的搬离成为了新汇绿苑社区的“历史遗留问题”。
篇章二:解决冲破口
大调研工作的开展也让这个“历史遗留问题”重新浮出。陈红铭副镇长是新汇绿苑居委的联系领导,对于垃圾堆场给小区居民带来的生活困扰寄于心头。他召集城管、房管办、物业总公司等职能部门召开多次协调会,各条线分管领导朱群英、徐军鹰两位副镇长也根据实际问题和陈副镇长进行探讨解决方案。最大的问题是垃圾堆场搬离后新址的选择,在寸土寸金的当下是很难寻觅的。为此,在各位镇领导的多次协调下,终于给垃圾堆场选到了合适的新址,这也让它的搬离带来了新转机。
篇章三:搬离后的新环境
2018年5月19日,这是一个值得新汇绿苑社区居民纪念的日子,存在长达近10年的垃圾堆场终于搬走了。长期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这个赢得了居民们的好评、提升了居民们的满意度。
大调研工作仍在有序推进中,小区的环境、交通等的变化,居民们看在眼中、喜在心头。吵闹声没有了、埋冤声没有了,与之改变的是理解与支持,认同感与满足感。正是党委政府的关心、职能部门的配合、居委会的努力,使得一桩桩难题得以解决。我们会以大调研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沉下身子、深入群众,真正了解居民的需求、感受居民的困扰,落实于行动,让居民的生活更和谐,让社区的环境更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