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长宁区教育局一直在着力打造“课堂工程”,构建“三好两优”系统工程,引导教师聚焦课堂教学研究,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我校紧跟教育局要求,高度领会文件精神,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为了教师们能精心钻研课堂教学,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使特殊教育的课堂更具生命力与活力,学校制定了相关的课堂教学研讨方案,从行政全覆盖的随堂听课到新教师的磨合课,骨干教师的专家会诊课,再到以学科专研为主的教研组课堂教学研讨,从说课、磨课到评课,引导广大教师研究课程与教材,教法与学法,通过理念的转变,方法的改革,不断提升特殊教育的课堂实效性。
本学期,学校于2018年5月,先后举行了专家会诊课和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学校特邀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前来指导,提升特教教师备课、上课、说课的综合能力。
专家会诊课中朱莉英老师的数学课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差异,很大程度体现了生活适应的课程理念;王晓静老师的语文课围绕 “写贺卡”这一内容组织教学,切合当前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人文性,且是在学生写留言条基础上的衍生,值得点赞;杜敏老师的体育课以“教会学生来回折返跑”为目标,通过示范演示、牵手辅助跑、游戏分层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课堂训练密度适中、学生参与度广。
三位新教师吴鹭莎老师的6减几,设计思路清晰,教学具准备充分,从实物到图示到算式,一步步为学生揭开减法运算的面纱,教授学生运算的方法,即富有童趣又循序渐进;赵真老师的个训课更是结合自闭症儿童的社交障碍,有针对性的进行“分享”的主题学习,在一次次的尝试、练习中,个训对象博博终于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可乐和老师分享了;余骅老师的美工课“拼贴画”为学生详细分解了拼贴的过程,从大部件到小部件到局部的装饰,余老师讲解一步操作一步,学生们最后都顺利的完成了作品。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要挥洒自如的教授每一个知识点,就需要前期不断的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研究教法,课后不断反思,总结优势,修改不足,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是长宁区辅读学校对每一位教师的期许,为此,学校会积极搭设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