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金融联姻 虹口区打造"最有文化的银行"
2018-5-31 9:13:10发布73次查看
走进四川北路2050号,鲁迅先生的购书结账单、内山完造赠予鲁迅之子周海婴的日本玩偶等一一跃入眼帘。如果你以为进入的是一家展览馆,那就错了。室内转角安放着的三台工商银行智能机,让沉醉于展品的宾客惊觉,这里仍是一家银行。
这就是最近走红网络的上海“最有文化的银行”——工商银行山阴路支行。
“文化+金融”的全新探索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提起内山书店,不少人都会想起小学课文《一面》里的这一幕。作者阿累用深情的文字,回忆了与鲁迅先生在内山书店邂逅的故事。这篇课文在不少国人心里,埋下了对内山书店憧憬的种子。2014年,由许鞍华导演的电影《黄金时代》,也着重描绘了萧红与鲁迅先生的往事,其中不少场景展现了内山书店的历史原貌,让其成了不少文艺青年到上海旅游的必访之地。
5月18日,内山书店旧址陈列室整修重新开放后,大批市民、游客慕名前来探访。游客们有所不知,此次陈列室重启,对工商银行而言,是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不可谓不大。首先,银行撤去了常见的业务柜面,将主体区域几乎全部交给文化展示。其次,在展陈设计方面,图片、文案等均由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对外友协和国内的鲁迅、内山完造研究专家等共同策展,展陈内容相当权威。“历史上的内山书店究竟是什么样的?鲁迅先生在内山书店里曾做过些什么?鲁迅先生与内山完造有过什么样的交往?”这些疑惑在此都可以一一得到解答。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虹口支行综合管理部经理张杰介绍说,这次重新布展,是工行对“文化+金融”模式的一次探索。工商银行一直非常珍惜与虹口文脉的缘分,早在1998年,工商银行就在山阴路支行二楼开设了陈列室,向世人讲述这段虹口往事。20年来,即使是在工作场地捉襟见肘时期,山阴路支行也从未想过关闭陈列室。许多中日知名文化人士以及鲁迅、内山完造的后人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也留下了一段又一段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佳话。正是当年对这段文脉的珍惜和守护,才奠定了如今对“文化+金融”模式进行探索的基础。
鲁迅主题文创受追捧
与以往不同,如今,走走看看内山书店旧址陈列室,参观之外还能带回一份有意义又实用的纪念品。
为配合陈列室重启,工商银行推出了三枚鲁迅主题的铜制书签。书签均采用中国风设计,分别镌刻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三句鲁迅先生的名句。
原本,银行只是想“试水”文创,首批书签仅制作了150枚左右。不料,新陈列室刚开张一周,这批“鲁迅主题”文创书签就受到来访者的热捧,常有访客面对三枚“金句”书签左挑右选难以割爱。这大大出乎银行方面的预期,也看到了文化所蕴含的强大号召力。
初次成功尝试鲁迅主题文创周边产品后,工行正在与虹口有关部门商洽,计划将鲁迅主题元素、虹口文化地标等与工行银行卡等相结合,让读者以后来参观时,还能办理一张有文化含量的银行卡留作纪念。银行方面还透露,希望能致敬历史,待条件成熟时,重启内山书店文艺漫谈会,通过沙龙形式,邀请文化名家开办讲座,借此让金融和文化的联姻之路越走越宽。
做深鲁迅文化品牌文章
文化,一直是虹口的金字招牌之一。近年来,虹口一直围绕着文化领域精耕细作。5月3日,在虹口文化发展大会上,发布了《关于全力打响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就提到,未来三年,虹口区将围绕“文化名人聚集地”,打响文化名人品牌。今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纪念日,虹口区拟举行全国首个鲁迅文化周活动。除了举行鲁迅纪念日公众祭扫活动,还将举办“文化名人与城市精神”文化论坛,邀请绍兴、杭州、南京、北京、厦门、广州、东京、仙台等与鲁迅相关的城市代表参加,同时举行鲁迅诗文品读会等系列活动。围绕鲁迅在虹口的工作生活轨迹,规划设计“鲁迅小道”,配套策划开展线上线下等各类活动。
与此不谋而合,工商银行也正在做相关考量。其实,四川北路2050号并非工商银行唯一一个与虹口文脉重合的网点。位于拉摩斯公寓旧址的川北支行、位于中行虹口大楼的四川北路第一支行等网点,也都颇有故事。前者是上海著名公寓之一,鲁迅、冯雪峰等曾在此居住过;后者是建筑风格独特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也有很多故事可以娓娓道来。工行计划对这两处“搭中”虹口文脉的网点进行深度挖掘,并与四川北路2050号内山书店旧址的点串珠成线,在虹口开发出一条“金融+文化”体验路线,为虹口文化添上精彩一笔,也为工行增添更为丰富的文化元素。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