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12345”能否为“110”减压? 非警务类事项将建"双向转送"机制

2018-6-1 3:44:02发布73次查看
  据《劳动报》报道,打的是“110”,可需要帮忙的事情非警察职责,这样占用申城“110”报警平台资源的来电,每日不在少数。为此,市政协委员、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张宁提出建议,希望建立“110”平台“12345”、“12348”等政府平台对接机制,分流非警务类纠纷报警。而市信访办最新的回复表示,双方平台将建立起“双向转送”机制。
  数据显示,上海“110”报警平台一年接到市民群众报警1200万余起,日呼入量高达3.3万余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将近50%是非警务类报警。
  张宁委员认为,这类报警不仅造成“110”报警平台排队数量增加,也极大耗费本已相对饱和的警力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市“110”接处警工作正常开展。据不完全统计,“110”报警平台上超过30%的报警直接涉及法律问题,其实质都是民事纠纷,可以通过民事法律关系加以调整和解决,而并不需要通过“110”这样的紧急处理方式加以解决。
  “市民‘有困难、找警察’的潜意识使得大量法律问题在该平台上显现,而这些问题又并非‘110’职能范畴。”张宁委员认为,为更方便报警、更高效处警、更专业服务群众,减轻“110”报警平台负担,建议“110”平台与“12345”、“12348”等平台在体制机制上形成对接,对于非警务电话“110”平台通过系统直接转移至“12345”、“12348”等平台进行分流,通过无缝转接使群众能够及时获得帮助,提高群众满意度。
  市信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考虑12345热线目前受理能力,经和公安部门多次沟通,建立“双向转送”机制。对非“110”平台受理范围的来电,“110”平台话务员可引导来电人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对“110”平台已受理而又非紧急类来电事项,由“110”平台转送市公安局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按热线事项办理流程处理。市公安局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在对非紧急类来电事项处理过程中,确因跨部门、跨地区需协调解决的事项,由办公室转送“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处理。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