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打造"四大品牌"一流承载区 提升闵行文化出品影响力

2018-6-1 13:51:24发布74次查看

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倪耀明
优化营商环境
做强闵行制造
做好闵行服务
■积极打造体现闵行特点的“四大品牌”一流承载区
■政府不唱“独角戏”,大家共奏“交响乐”
■力争打造多个千亿级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加快发展时尚消费,推动国际化名牌和国内市场的深度对接
■推出了29项重点任务、166条改革举措,进一步强化政务主动服务、企业精准服务和招商资源管理
■着眼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重点聚焦创意设计、网络信息、传媒娱乐、文化装备产业
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大家共奏“交响乐”
记者:品牌是一座城市最具识别度的标识,闵行区在“四大品牌”建设中有何定位,对工作推进有什么样的考虑?
倪耀明:我觉得,闵行区一定要在全市乃至长三角、全国、全球的大格局、大生态、大视野中找准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战略的定位、作用和作为。
我们总体定位是,基于闵行区的基础与优势,积极打造体现闵行特点的“四大品牌”一流承载区。推进上,坚持聚焦发力,突出打造“南上海高新智造带”和“大虹桥国际商贸带”;强化滚动实施,按照全市“1+4+x”的工作体系,我们积极制定涉及制造、消费、文化、服务若干三年行动计划,深化24个专项滚动计划,把措施落地落细;突出协同联动,把区内超过15万家的市场主体、各类驻地院所校、各类公共服务机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政府不唱“独角戏”,大家共奏“交响乐”。
推动“两带”建设抓住机遇全面升级
记者:刚才您提到闵行将推进“南上海高新智造带”建设,我们知道闵行是上海的传统制造大区,还承担着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任务,闵行如何依托传统优势与国家战略,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发挥更好作用?
倪耀明:闵行作为上海工业发展的摇篮和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先发优势和区位优势都很明显。值得高兴的是,2017年闵行区被国务院评为“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区”。
正如你所提,闵行还承担着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任务,这既是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闵行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在打响“上海制造”品牌过程中,闵行要抢占先机、走在前列,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主,研究制定《产业规划2.0版》,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闵行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抓手,“南上海高新智造带”依托产业资源禀赋优势,形成双城(莘庄工业区-智能制造城、临港浦江科技城-国际科技城)、双谷(紫竹高新区-东方硅谷、闵开发-南方慧谷)、两镇(吴泾科技时尚小镇、马桥人工智能小镇)、三基地(上海航天产业基地、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基地、向阳工业互联网基地)相串联的空间布局。
同时,以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和抓手,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力争打造多个千亿级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记者:闵行区如何抓住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举办的契机,积极承接溢出效应,大力推动“大虹桥国际商贸带”建设,在“上海购物”新消费、新体验中作出闵行贡献?
倪耀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闵行推进消费升级和贸易转型的重要机遇,也是我区建设“大虹桥国际商贸带”的重要推力。
“大虹桥国际商贸带”是以七莘路-沪闵路为发展带,以虹桥交通枢纽为核心辐射源,打造以虹桥、莘庄两个城市副中心为依托,辐射吴中、七宝、银都路、九星、南方、剑川路、浦江等七个重要商务区,形成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空间布局。闵行将结合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围绕闵行区促进消费升级和商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放大进口博览会带动和溢出效应,为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贡献闵行力量。
到2020年,闵行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125亿元。突出核心项目的带动示范效应,构建一批商业标杆。深化错位竞争策略,加快特色商业街区更新步伐,促进“后街经济”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商业项目。加快发展时尚消费,推动国际化名牌和国内市场的深度对接,引进一批国际性“名店、名企、名品”入驻闵行。
聚焦“两区”“四布局”强化服务打造地标
记者:闵行区是全市唯一获批的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如何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在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中展现闵行的科技服务作为?
倪耀明:闵行区正在全力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我们将充分发挥面向长三角的桥头堡和国内外门户的区位优势,依托以虹桥商务区为核心的“大虹桥”地区,聚焦科技服务业,建设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和全球的国际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全球技术交易成果展示中心、全球重点科技类展会活动中心、国内外优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跨国技术转移机构集聚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一站式服务与交易大厅,提升科创资源配置力,凸显科创服务功能。
目前,闵行聚集的各类研发机构超过300家,我们将积极推动研发机构开放协同创新。我们正在与上海交大等高校共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已经落户并运营的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南部分中心、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东版权登记大厅、国家东部技术转移中心闵行分中心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的功能日益发挥。下一步,我们将开展新一轮人才政策的修订调整,扩大政策惠及面。积极举办2018伦敦科技周中国站、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上海)暨首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等活动,逐步形成闵行成果转移转化品牌活动。同时,闵行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制定实施了《闵行区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推出了29项重点任务、166条改革举措,进一步强化政务主动服务、企业精准服务和招商资源管理,为助力“四大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记者:闵行区如何在打造高品位文化,特别是展现闵行传统江南文化、近现代大工业文化、城乡融合文化,在打响“上海文化”中找到闵行定位?
倪耀明:闵行着眼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重点聚焦创意设计、网络信息、传媒娱乐、文化装备产业,形成虹桥国际贸易、七宝文化艺术、紫竹网络信息、浦江传媒演艺等四大产业板块布局,加快形成文创产业比较优势,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加80亿元左右,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左右。全力打造“国际网络影视节”、“海纳百川、匠心造物”国际手工艺展等主题活动,围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atp1000上海大师赛等,做好衍生产业孵化和衍生产品开发。闵行正在着力推进闵行博物馆新馆以及上海海派艺术馆(包含马桥文化、上海县文化、近现代工业文化和“沪谚”国家级非遗项目)等地标性文化设施建设,年内建成开放。马桥文化(遗址)展示馆也将于年内建设完成。
我们还积极拓展15分钟社区文化服务圈,建设13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00个邻里中心文化空间、16个文化客堂间、10个城市书房等社区级文化设施。进一步打磨金秋闵行上海合唱节、上海浦江沪剧节等文化活动品牌,提升“闵行文化出品”的影响力。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