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杨浦大调研五个月来问题解决率超78%

2018-5-31 9:40:37发布61次查看

记者从区委大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杨浦自今年1月初开展“大调研”工作以来,截至5月24日,全区已累计开展各类调研46716次,涉及各类调研对象405354个。其中,调研企业18885家、事业单位1467家、社区居民380526户、社会组织689家;反映问题7528个、已解决问题5932个、收集建议1983条,社会管理类、经济综合类、科教文化类问题和建议较为集中。
  聚焦“急难愁盼”为民办实事
  近期,新江湾城街道试点建立“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平台,在居民区、科技园区设置的智能终端设备上,可直接办理80项社区行政事务,让事务办理从“窗口至少跑一次”到“完全不用跑窗口”。年底前,该智能终端服务事项有望扩展到150项,基本覆盖当前可远程办理的所有窗口政务事项。届时,配备生物识别、大数据分析和视频呼叫等先进技术的智能终端机,将遍布街道19个居民区和各大园区,让市民和企业白领在“家门口”轻松办理各项行政事务。
  “家门口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机的出现,是杨浦“大调研”活动推进中涌现的为民办实事成果之一。
  今年以来,杨浦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边调研边解决问题。对于一般性的问题,本着“马上就办”的精神,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党和政府办事的效率;对于“疑难杂症”,则发扬“钉钉子”精神,开展进一步调研,加紧分析研究,尽快提出解决方案,实施条块联动,加强合力攻坚,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党和政府办事的决心。
  在区委、区政府和各部门、街镇共同努力下,一批批涉及综合环境治理、城市交通改善、社会管理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得到有效推进。
  “滨江岸线开发后,杨浦沿江居民幸福感大大增强,今年滨江岸线开发将延长到定海桥,复兴岛区域的脏、乱、差环境面貌能否改观?”从大调研中获悉这一问题后,杨浦按照“规划可以‘留白’、管理不能‘缺位’”要求,着手启动复兴岛地区黄浦江沿岸和运河综合整治工作,严格土地房屋、岸线码头管控,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根治环境污染。
  全区各单位条块联手、主动作为,边调研、边整改、边创新:五角场区域部分路段创新采用“发光斑马线”,缓解夜间交通压力,减少了安全隐患;四平路街道密云小区管理“老大难”问题经协调得以解决;大桥街道多年无法使用的国威大厦地下停车库得到“重生”;企业到税务部门超限量领购发票办理时限过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截至目前,全区在大调研活动中累计收到社会各界反映“急难愁盼”问题7528个、已解决问题5932个,问题解决率超过78%。
  注重“建章立制”深化调研成果
  5月8日上午,杨浦区在长阳创谷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启动“政银通”项目发布会,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10家银行“政银通”服务点授牌,全国首个区级标准《“政银通”建设与服务规范》在会上同时发布。
  “政银通”项目是杨浦发扬“店小二”精神,围绕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开展的一系列创新实践之一,是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打通服务不仅仅是开一个柜台、挂一个牌子,政府与银行如何合作,办事流程如何统一,都需要有标准规范,首个区级标准《“政银通”建设与服务规范》的发布,将进一步深化大调研成果,对“政银通”服务进行长期有效的引导和规范。
  杨浦是上海创新创业集聚的地方,2017年全区新设立企业8661户,是上海中心城区中最多的区域,这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杨浦制定发布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五方面22项主要任务,着力打造服务创新创业十大品牌。聚焦“创新杨浦”,杨浦区形成了推进上海“四大品牌”建设“1+4+x”工作体系,凸显杨浦创新优势,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同时,形成贯彻落实市“文创50条”实施方案,着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承载区。
  此外,杨浦还在全市首创社区规划师制度,想方设法让12名同济大学专家与区域内12个街镇结对,发挥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通过“设计”撬动社区品质提升,将四平路1028弄“脏乱差”的老旧商铺,改造为“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将社区的公共空间打造为不断激发新创意、激活新业态、孵化新项目的超级“孵化器”。
  社区政工师制度是杨浦在大调研过程中,结合区域资源特色而推出的又一项创新实践。杨浦10所高校的12名专家和教授,以“社区微讲堂”的形式走进园区、社区,通过新媒体直播讲授“网红”思政课。
  此外,杨浦还积极探索新的党建工作机制,谋划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后的党建服务站点布局,消除滨江沿线园区楼宇、建筑工地、驻区单位、睦邻社区党建服务空白点,并探索党建服务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工作机制。
  创新“调研神器”信息联动平台
  “打开‘我在一线——杨浦大调研’手机app登陆,点击“问题录入”,将被调研对象的情况、问题、协调解决部门等信息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相关信息立刻被反馈到区委大调研办后台的电脑上。大调研办工作人员将信息“点对点”发送到杨浦区综管中心“12345”平台,按照相关内容分类派单至责任部门承办。不仅快速高效,且实时定位、有迹可查。
  “我在一线——杨浦大调研”信息工作平台,是杨浦贯彻市委关于加强大调研信息化管理要求的创新举措,于3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信息工作平台包括移动端手机app和电脑端信息系统,双端实时同步、互联互通,确保调研走访的每个环节留有痕迹,每个问题的解决都闭环管理,每个信息数据都有统计。“调研神器”实现全区调研主体全覆盖。参与调研的64个主体部门单位和街镇干部,接受整个流程的强化使用培训,一人一账号,走进居民家庭、走进企业,每次调研、每个问题、每项建议、点滴心得都通过个人账号第一时间实时记录,原汁原味不走样。
  为保证每个问题得到快速处置,缩短部门间的信息传递,“调研神器”工作平台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打通,第一时间实现对接。接收信息后,“12345”平台专职工作人员根据内容进行甄别、梳理,确定处理部门,通过“1515”处理时限的运作机制,科学派单、限时处理,即简单的问题1个工作日、复杂的问题5个工作日、特别复杂的问题最多1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处理结果同时反馈调研对象和调研主体。其中,不属于“12345”受理范围的问题,由区委大调研办统筹协调,并负责反馈,确保每个问题建言都得到落实。
  强化“多管齐下”综合督查督导
  为确保全区大调研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杨浦从多个层面建立了督查督导机制,“多管齐下”协同推进监督检查。
  五个多月来,区委大调研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办公室负责人分别带队,分批赴调研主体单位开展现场督促检查,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了解推进困难和意见建议、查看工作台账,推动全区面上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以“权力看得见,执法更透明”为主题的跨区“交叉督查”同步推进。5月15日上午,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总队、杨浦区城管执法局、虹口区城管执法局开启联动机制,开展“交叉督查”工作。“交叉督查”针对大调研工作中发现的少数“执法督查偏软”、“推进速度不够快”等问题,及时发现城管执法监督过程中的“盲区”。
  近期,受中共杨浦区委委托,民盟、民革、民进等8个民主党派区委已完成对22个调研主体的实地督查,正在对部分调研对象进行抽查回访。这是杨浦完善民主党派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监督职能,委托各民主党派区委对大调研活动进行专项监督的一项务实举措。通过“三个三、三个十”,即每个民主党派结对三个调研主体、召开三场专题座谈会、研究三个典型案例,了解调研主体问题查找、制度完善情况;随机抽取十家企事业单位、十家“两新”组织、十户居民家庭进行走访,查看问题解决、作风改进情况,根据监督结果及时发现大调研中的问题,促进即知即改和意见、建议收集。
  此外,疑难问题跟踪督查制度和大数据分析机制启动,对涉及多部门、前期已协调未果的17个事项,纳入区委、区府督查序列,交区领导牵头协调解决;根据信息工作平台汇总的数据,问题处理流程和处理结果实时监督,实现各类查询统计,并梳理分析具有全局性、代表性的突出问题,为下阶段问题集中解决打好基础。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