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这是一次“有温度”的调研 挽救了一个脑梗老人的生命

2018-5-31 17:39:46发布73次查看
  “‘大调研’救了我全家、更让老伴捡了一条命。”昨天下午,68岁的新泾镇居民王先生带着自己的老伴赶到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长宁区卫计委、长宁区红十字会、长宁区法院联合大调研工作组送上两面锦旗,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究竟发生了什么?快跟小编一起来看~
主动发现群众所需
10年前,李先生年仅3岁的孙子铭铭(化名)罹患白血病,父母离异,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因长期不履行抚养义务,被长宁法院少年庭剥夺了监护权,孩子由祖父母抚养长大。
尽管在治疗期间,长宁区少儿住院基金伸出援手,连续多年提供救助,但由于李先生的老伴也病痛缠身,全家的开支仅靠老两口微薄的退休工资,时常难以为继。
春节前夕,区红十字会相关领导从区法院少年庭处获悉,3户经济困难的涉讼青少年,需要帮困慰问。经详细了解困难青少年情况后发现,其中有一户就是已是纳入红十字会患重大病帮困的青少年铭铭。
于是在2月5日,由长宁区卫计委、长宁区红十字会、长宁区法院组成的大调研工作组来到铭铭家,在看到铭铭恢复状况良好后,倍感欣慰。但在同他的祖母王阿婆聊天时,发现她行走困难、语言含糊不清,她告诉工作组已到医院就诊配药,但服用后效果不甚理想。
幸运的是,一同前往大调研的长宁区卫计党工委书记池捷,曾是普外科专业出身,在看到阿婆的状态后,他凭借以往经验怀疑,阿婆极有可能患有脑梗,需要马上确诊和治疗。
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工作组一刻也不耽误,迅速整合资源,第一时间安排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专家上门。专家初步诊断阿婆患脑梗可能性较大后,随即派车接阿婆到同仁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最终阿婆被确诊为“脑部腔隙性梗阻”,并及时接受了药物治疗。目前,王阿婆已能正常行走,说话也变流畅了。
“工作组没来大调研之前,老伴吃药反应很大,每天半夜都要吐上一两个小时,我真的是又担心又害怕。”李先生坦言。
今年63岁的王阿婆本就身体状况不佳,去年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同时还有血糖、血压、血脂等多方面问题,如果不是大调研上门走访,她的脑梗病情可能就被耽搁了,后果不堪设想。
四医联动助帮困
如今,在各方努力下,铭铭已被纳入长宁区“四医联动”帮困对象,将可以享受更多、更好医疗帮困救助。与此同时,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会同市同仁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的有关专家,与王先生一家开展签约服务,进一步为老人做好健康管理与指导,与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组织结对,开展长期关心帮扶。
除了铭铭之外,联合走访中另外两户特困少儿家庭,也分别由区精神卫生中心党组织和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组织结对,开展帮扶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志愿服务+心理干预+社会工作”的综合干预,帮扶青少年心身健康和家庭的和谐发展。
数据统计:截至5月底,长宁区各调研主体共开展调研51884次,调研各类对象144241个,收集问题15125个,其中已解决12252个,问题解决率达到81%。长宁区红十字会遵循“人道、博爱、奉献”宗旨,将因病致贫特困家庭作为大调研的重点走访对象,走访各类对象50个,其中特困家庭24户次,约占50%。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