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静安启动全域物联网铺设 9月实现精细管理"大数据驱动"

2018-5-31 17:16:33发布73次查看

图片说明:临汾路街道的社区大脑
东方网记者张欢5月31日报道:居民楼水箱到底应该多久清洗一次?间隔时间太长,水质得不到保障,清洗太过频繁,停水的麻烦一大堆。这个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品质的问题,被静安区纳入到了大数据应用创新的具体场景中。未来,静安区将通过智能化设备,对房龄30年以上建筑物的水箱进行水质监测、实时采集水浊度,水箱清洗的决策可以实现完全的动态化。
记者今天从静安区了解到,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工程项目“大数据与城市精细化管理(静安)”项目即“151项目”已完成临汾路街道试点和南京西路精细化管理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将于6月启动全面建设。通过布点数十万套感知设备,建设“城市智慧大脑”,静安区将构建一个覆盖全区的物联网络,以“大数据驱动”,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作为上海核心功能区以及上海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要承载区,静安区于2017年7月挂牌为“上海大数据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试验区”。同年12月,“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工程——大数据与城市精细化管理(静安)项目”(简称“151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2018年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支持项目。该项目将建设一张新型城域物联感知网络;完成在交通、健康医疗、食品安全、环保、城市公共设施等五大民生热点领域20万套感知设备的部署,构建数据“自动采集、充分共享”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神经元末梢”;以“大数据+”为创新手段升级现有网格中心平台,建成1个具有城市数据综合运营能力、大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和预测预警能力的城市智能综合运营管理中心。
分步实施的“151项目”在静安区的“一域一路一园”先行先试。一域,以居住功能为主,作为试点的临汾路街道在今年3月已完成街道社区综合指挥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并上线运行,街道范围内部署了5500多套感知设备,覆盖15个规定应用场景和若干可选场景。启动全面铺设后,静安全区14个街镇将部署安装近20万套感知设备。一路,以道路综合管理路长制为主,南京西路精细化管理示范道路先行,聚焦沿线“人、交通、城市部件、环境、地面部队”五大类管理对象,部署了近600套感知设备,共16个管理场景,建成南京西路精细化管理指挥中心。一园,以产业园区为主,市北园区先行,目前已形成最终建设方案,6月底将完成建设。
在一域一路试点的同时,项目组对实施场景的需求和数量进行了排摸,并从场景的需求度、解决方案的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能否形成从数据到事件再到管理的有效完整闭环等三个方面出发,重新进行了梳理和扩充,最终确定了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三大方向的30个具体实施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全球的供应商将为静安区编织起一张世界级的物联网。今年2月,“151项目”组向全球供应商开放合作,诚邀合作伙伴共同参与项目建设工作。被“植入”到城区各个角落的感知设备是从200余家大数据、物联网领域优势单位筛选而来的。根据项目全面开建后的进度表,到6月底,静安区物联网络信号就将实现全覆盖,经后续的设备安装、系统联调、试运行,预计到9月建成后,这张智能化的网络就将真正“活”起来。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