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沿江临海
遭遇
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几率并不小
今年尤其如此
据预测,上海今年汛期将:
突发性局地暴雨、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强度偏强。
今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个数较常年偏多,影响本市的台风2-3个(常年2个),台风强度偏强。需关注西行台风及台风倒槽对上海的风雨影响。
总体上,本市今年汛期将呈现“降水总量略少,影响台风强度强,高温日数偏多,强对流天气强度强、局地性强”的特点,气象灾害偏重,气候年景总体偏差。
上海发生风暴潮等自然灾害:
2005年8月“麦莎”台风
2007年9月“韦帕”台风
2015年6月和8月两次暴雨……
坐拥外滩和南京东路商业街的黄浦区是上海核心城区。这里生活着65万常住居民,有超过200万流动人口——包括工作者、游客等。
这里还有老城厢,基础设施老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到风、暴、潮一类灾害,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极端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在已有的救济手段外,还能有其他的措施吗?
现在,黄浦区在上海率先试点巨灾保险,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再编织一张安全网。政府出资,老百姓得实惠。当然来黄浦区体验魔都的游客,也可以有这份保障!
在黄浦区行政区域范围内
台风、暴雨和洪水导致的居民财产损失
风暴潮三类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引起的人员伤亡
保障标准:
每户居民房屋损坏最高赔偿12000元
每户居民室内财产损失最高赔偿6000元
人员死亡最高抚恤金80万元
抗洪抢险人员伤亡最高30万元抚恤金,还包括10万元医疗费
单次巨灾保险公司理赔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
赔付肯定不是巨灾保险的终极目标。在黄浦区,之前的社区综合保险已经覆盖火灾等意外,此次购买巨灾保险,就是要调动发挥各方主体的积极性,促进黄浦区抗风险能力和居民防风险意识切实提升。
巨灾保险制度将财政资金与保险保障深度融合。政府发挥商业保险公司在灾害防范救助过程当中的优势,通过建立多层次的灾害风险分解机制,缓解灾害事件处理的压力,将有利于财政资金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得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更加从容。
上海将在适时评估黄浦区试点成效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试点区域范围
最终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