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新浜镇文华村党总支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2018-5-30 16:37:46发布83次查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乡村振兴需要一点一滴的扎实推进。建设阵地、强化治理、盘活经济……近年来,松江区新浜镇文华村开拓创新,以党建引领农村治理。一项项举措正在党总支的努力下井然有序地开展着,一条乡村发展的新路变得清晰起来。
阵地建设固基础 精神学习代相传
沿着文华村村委会一楼到二楼的墙壁,一路展示了我党从一大到十九大的历史进程,不仅有历届党代会的影像资料,还有会议精神。“这是新建的党代会学习走廊。我们虽然平时也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以往几届党代会的情况却不太清楚,现在可以边走边学习,感觉挺不错的。”一名来村里办事的老同志夸道。根据镇党委要求,文华村在每个网格支部上都建立了党建服务点,有工作团队、固定场所、统一标识、台账记录等。党建服务点的建立方便了党员们参加活动,也拉近了彼此距离,原本需要跑到村委会参加活动,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参加了。
除了村委会的党代会照片展外,老村委会的二层小楼也被改建为党员学习阵地。阵地建设是基础,地基牢固了,村里的各项事务也有序开展起来。文华村党总支书记吴雪平说,党建服务点不仅带动了党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升了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往闲散土地整治、动拆迁安置这些老大难问题,因为涉及切身利益,很多时候村民表现出不理解,现在党员们积极参与到解释、说服工作中,并且发挥表率作用,村民的配合意愿提高不少。
党员群众齐参与 共治共建促发展
“请问,我想报名参加岗亭志愿者工作,应该找谁?”日前,文华村的一名老伯拿着身份证来到村委会询问。不久前,村里开展了农村社区化管理试点工作,在有条件的自然村主干道路设置岗亭,建立门禁系统。吴雪平说,即使在农村,村民也有权利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至少在安全方面应该得到相同的保障。文华村试点社区化管理,为的就是要提升农村治安环境,依托村民自治让农村治理迈向城市化管理。
这里的农村道路四通八达,一直有很多外来车辆进出,不仅容易毁坏村庄道路,还经常出现偷倒垃圾的现象,建立岗亭能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尽管岗亭的真正运行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不少老党员得知后,纷纷带动村民,希望加入到岗亭志愿者的队伍中来。“文华是我们的家,能通过自己的力量为村庄建设出一份力是值得骄傲的。”一名老党员说。
搭上共享顺风车 开拓创新助增收
近日,文华村正如火如荼开展“土地共享计划”,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土地共享计划”将三分水稻田、两棵果树、一分蔬菜田打包为一个整体,市民可以到文华村来承包,自己种植水稻,打理蔬菜田,采摘果实。如果自己没有空闲,也可以交由村里统一管理,轻松收获粮食蔬果。
吴雪平介绍,这是一项增加农民收入的计划。“如果农村不搞创新,乡村振兴只是一句口号,无法落到实处。”通过“土地共享计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用活农村土地,不仅让城里人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分享绿色农产品的美味,也能激发起农村生产活力,增加农民的增收途径。同时,也为日后的乡村旅游发展汇聚人气、做好铺垫。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