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厉害了 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崇明时装秀”

2018-5-30 16:10:05发布69次查看
  在崇明岛上,活跃着这样一支时装队——队伍由平均年龄五十岁以上的阿姨们组成,她们一个个风姿依旧,神采飞扬……每次亮相总能让台下的观众眼前一亮。
崇明张艺谋
这支旗袍队来自芦谣艺术团,艺术团总监王钰君被老百姓称为“崇明张艺谋”。今年,他带领着这支队伍,走出崇明岛,登上了奥地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在“夕阳秀”2018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流金岁月辉煌十五载特别庆典暨第十七届国际中老年艺术节上,赢得了比赛唯一的金奖。王钰君因此获得上海市老年艺术教育名师,她们的队伍也因此收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芦谣金色时装队。
这支旗袍队来自芦谣艺术团,艺术团总监王钰君被老百姓称为“崇明张艺谋”。今年,他带领着这支队伍,走出崇明岛,登上了奥地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在“夕阳秀”2018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流金岁月辉煌十五载特别庆典暨第十七届国际中老年艺术节上,赢得了比赛唯一的金奖。王钰君因此获得上海市老年艺术教育名师,她们的队伍也因此收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芦谣金色时装队。
史无前例夺金奖
比赛的视频资料中,伴随着缓慢轻柔的音乐声,几位模特身着色彩单一的老布旗袍,走在冬季乡间小路的昏暗路灯下;随后进入秋季,音乐和服装开始有了些许转变;到夏天时,短旗袍上阵,热烈奔放的情绪扑面而来;最后迎来春天,模特们穿上了现代旗袍,时髦靓丽,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层次分明的情节和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感染了金发碧眼的外国观众,掌声响彻大厅。
据王钰君介绍,走秀的主题引用了崇明籍诗人袁刚写的诗歌《让春天从崇明岛出发》。从冬季到春天的四季轮回,寓意着崇明岛从落后迈向世界级生态岛的新篇章。尽管王钰君是“拿奖专业户”,但聊起这次特殊的表演经历,依然让他眼睛发亮。
演出结束,进入颁奖环节。“三等奖的名单没有我们,二等奖也没有……大家的心情越来越激动。最后,听到我们得了金奖,大家都喜极而泣。当我慢慢从后排走向前排,脑子里一片空白,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像做了一场梦。”领奖代表吴晓红回忆。“第一首谢幕歌曲是雪绒花,唱完后观众迟迟不肯散去,于是原本只要求唱一遍的谢幕曲一连唱了三遍。”吴晓红的声音有些微微颤抖,那晚的场景已然深埋她的心底。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芦谣金色时装队首次登上欧洲的大舞台,也是维也纳金色大厅上史无前例的时装走秀节目。从奥地利回来以后,亲友看到吴晓红都会由衷地赞叹:“听说你们去金色大厅演出了,真厉害,我也想报名参加你们时装队!”
临危不乱靠实力
比赛的门槛并不低:一要有作品,二要获过市级奖项。“从收到北京的夕阳秀老年基金会的邀请,到走上大舞台参赛,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其间的突发状况,现在回想,都不由得捏一把汗。”队长陆振英说。
从音乐到服装再到情节,王钰君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开始筹备。当以为一切准备就绪时,却得知金色大厅内不能播放音乐带,只能现场钢琴伴奏,所以需要把谱子寄过去。当时离演出只有两三天的时间。好在,有惊无险,谱子平安到达。
然而,更严峻的挑战在等着他们。王钰君皱着眉头说:“我们知道维也纳大舞台是高低台阶,和走秀的t台完全不同。但当大家到现场后,还是蒙圈了。一般的台阶高度也就25公分左右,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台阶高度将近40公分,比想象中的更难驾驭。”
有几个队员面对全新的舞台环境,突然不会走台步了;有的一踏上舞台,腿开始发颤……咯噔、咯噔,每一步,仿佛都踩在了王钰君的心上。
王钰君说,他比谁都紧张,表面上却要比谁都淡定。他担心,队员们穿着8公分以上的高跟鞋,如果摔倒了怎么办?又考虑到没有音乐带,怕大家不适应现场的钢琴伴奏。于是,他告诉大家:哪怕发现音乐过了,没踩准节奏,也要走稳,千万不要急,一急就容易摔跤。
“结果大家都特别争气,关键时刻表现得特别好。”王钰君的眉头舒展开了。
当然,也碰到过比赛名次不如人意的时候,王钰君便会这样开导大家:比赛是形式,并不是目的。可以不服气评比结果,但不要带情绪,平和地交流,也是水平的体现。
退休后的“金色时光”
王钰君从事群众文艺工作三十多年,积累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他从文化馆退休后,发挥余热在老年大学教舞蹈。
期间,他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了上海的一个时装表演比赛。由于当时学生的身高悬殊较大,王钰君冥思苦想后灵光乍现:让学生穿上8-10公分的高跟鞋,头上再顶道具。正是这样的妙招,让他们在比赛中加分。
如今,旗袍队的队员已从20多名增加到40多名。除了以退休阿姨们为主的群体,还吸引了不少上班族报名参加。每周一晚上是训练日,每次练习起码两个小时以上。
大多数队员刚来的时候都是零基础,王钰君就会让他们把自己走台步的样子拍下来,在以后的练习中,不断进行比较和改进。几年下来,队员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品味都有了很大提升。
有队员专门跑来对王钰君说,“原来我退休了在家只是每天打发时光,搓搓麻将,给孩子烧烧饭。跟您学习以后,懂得搭配衣服了,气质也和以前不一样了。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质量了。”
还有一次,一个队员已经到了市区家门口,接到排练通知,和女儿打完招呼,就赶回崇明排练。
说起队员们的种种,王钰君脸上洋溢着笑容。
2012年,王钰君创办了“芦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芦谣艺术团被区文广影视局连续几年评为一级团队。王钰君希望,这支队伍像芦苇一样,扎在长江水里,守卫这方土地,将美好的故事,像歌谣般一代代传下去。如今,芦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成立了6支团队:时装表演队、芦谣戏剧社、舞龙队、少儿舞蹈培训班、少儿主持表演班、少儿跆拳道班。
王钰君有时候为了排练节目,几晚都睡不好觉,但依然乐在其中。说起人生的意义,他说,人就像汽车,一直在开蛮好的,一段时间不开就不行了。从一个生动的人身上,你能看到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情绪。这种情绪,同样感染着整支队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就如同,蜡烛的意义不在于蜡烛本身,而在于燃烧时发出的光亮。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