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厉害啦 长宁这项国家级记录实现了零突破

2018-5-30 17:14:47发布63次查看
  日前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经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共计1082人,其中上海有26人上榜,涉及昆曲、越剧、滑稽戏、独脚戏、沪剧、古陶瓷修复技艺、竹刻、玉雕、码头号子、奉贤滚灯等项目,阿拉长宁区的古陶瓷修复技艺传承人蒋道银、沪剧传承人陈甦萍均在榜单!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上海26人)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蒋道银
项目:古陶瓷修复技艺
古陶瓷修复技艺2014年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修复前
修复后
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一项运用虫胶树脂等天然材料、有机材料、化学合成材料和模塑成形工具的,使残损的文物艺术品得以恢复原有神韵的特殊技能。它既是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1958年上海博物馆建立修复工场,传承人蒋道银主持修复了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及其他省市博物馆和香港、台湾地区及新加坡、日本、欧洲等诸多收藏家的珍贵古陶瓷艺术品几百件,将众多珍贵古陶瓷重现原貌。现担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古陶瓷修复专业教授。
长宁区非遗文化基金常年对该项目进行资金扶持,鼓励其举办全国中高级修复人才培训班,开展业内讲座和调研工作,并在2012年全额资助出版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系列丛书《古陶瓷修复技艺》,是该领域理论研究的重要一笔。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甦萍
项目:沪剧
沪剧2007年认定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沪剧,是一种具有上海特色的地方剧种,距今约100多年历史,其唱腔亲切,语言生动,曲调委婉动听,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上海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剧种。长宁区沪剧团自1949年成立以来了培养造就了顾月珍、陈甦萍、李恩来等多位沪剧艺术表演大师,所排剧目保持戏曲原味、融汇现代艺术、反映现实生活、跟上时尚节拍。剧团敢于紧贴时代脉搏,努力表现时代精神,成功地创作演出了为数众多的积极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现代剧。长宁区非遗文化基金常年对该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每年复排大戏,创作新戏,录制专辑,出版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沪艺集》。
《雷雨》中饰演繁漪
《江姐》中饰演江姐
《小巷总理》剧照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