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直面难点调研 突破整治瓶颈——静安区安监局着力破解难题推进重大隐患整治

2018-5-30 0:00:00发布74次查看

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历来是我区加强城区运行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2016年以来,全区列为区级挂牌督办隐患项目共11个,现已整治完成7个,其余4个项目仍在持续整治过程中。这些安全隐患普遍存在形成周期长、隐患类型杂、利益纠纷多、整治难度大等特点,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亦较为复杂,导致部分整治工作时间长、推进慢。为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提升区域本质安全水平,我局结合本次大调研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对上述11个挂牌项目的整治情况组织“回头看”和综合调研,在总结整治成效、避免隐患“回潮”的同时,分析隐患整治难题,研究破解之道。
我局在第一阶段调研中发现三大问题:
一是,隐患整治所需资金难以筹措。凡隐患整治过程中涉及大额资金使用的,目前均由政府或者国企垫资解决,此种做法既不合规,亦难以为继,而且回收所垫资金耗时费力,全额回收几无可能。这一问题在老旧楼宇消防隐患整治中极为突出,相关业主群体囿于自身利益,要求整治而拒绝出资的现象普遍存在,个别业主甚至表示:“自己购房时已经交过钱了,政府要修,政府自己想办法,未来物业在收取维修基金时,希望政府多些支撑。”
二是,法律法规不完善与执法专业性不强弱化整治效能。比如,违法建筑拆除中表现出的执法主体、认定主体、牵头实施主体的法律冲突时有发生,而且由于拆违程序的期间较长,有时存在一定的等待、观望等消极现象。又如,因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部分原先较为严厉的处置措施被取消,降低了执法威慑力,影响了执法积极性。再如,因我国法律体系重叠性较强,涉及整治工作的管理部门过多,一定程度上造成敷衍推诿现象。
三是,业态转型调整缺乏常态化规划,整治后续处置有较大难度。上述挂牌隐患项目的形成,最初是出于市场低端业态的自然集聚,之后则是转型升级缺乏动力和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及经营方面的问题逐步显现,并集中表现为安全隐患突出的特征。因此,隐患整治的最终完成,需要依赖市场业态的整体调整,否则只堵不疏,相关业主的合法权益也会受到侵害。然而,业态调整或者转型需要统一规划和重新投入,短期内无法实现,部分市场管理方对此亦表示无奈。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区安监局将结合大调研,因症施策,对症下药,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逐步破解隐患整治中法律法规瓶颈问题,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机制,为尽快从根本上解决重大隐患提出参考建议。主要设想是:资金筹措上,坚持整治资金依法由业主承担的原则,建立健全垫资追偿程序,支持垫资企业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拒不承担责任的业主,依法采取相应措施。部门和街、镇联动上,本着“职能最相近,处置最有利”的原则整合行政资源,进一步明确和压实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责任,加快整治工作进程。业态调整上,按照“一事一规划”的原则,在符合区域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逐一对隐患整治后的区域、市场或者楼宇进行独立的规划设计,并实施产业扶持、税收优惠、有限度财政补贴等政策,推动业主方进行适配性改造,更新经济业态,融入静安发展大局。此外,对上述设想中涉及法律法规限制的,我局将根据调研结果,形成法制调整建议,上报相关部门研究决定。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