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和学友切磋与交流,才能开阔视野,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体验,从而完善自身的修养。因此,埋头苦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走出去观览,走出去感受。
近日,浦东复旦附中分校2020届的29名同学在3位老师的带领下,坐上了北上的高铁,前往山东临沂,赶赴临沂一中展开为期8天的研学之旅。
一、历史文化的熏陶
之前同学们对“台儿庄大捷”、沂蒙革命老区等所知比较有限,“得知此事需躬行”,在第一天下午,全员就去了位于枣庄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从台儿庄作为南北漕运枢纽的战略位置开始,充分了解了1938年抗战初期这场胜利背后的艰苦卓绝,战争的惨烈给予同学们很大的触动。第四天下午,同学们又步行前往沂蒙革命纪念馆,跟随着解说员的脚步,同学们对沂蒙“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除此之外,临沂地区亦有着深厚的古代历史文化积淀。第五天,同学们前往东夷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一边惊叹于博物馆本身设计与陈列的美感,一边处处带着好奇心与求知欲仔细地观览,还主动向解说员提出不少问题,收获了比宣传册上更多量、更鲜活的知识。
尤其感谢一中的两位老师,特意为同学们举办了两次主题讲座,分别为“走进临沂:地域历史知识”与“临沂民俗知识”。沂河蒙山,山东之南;古之琅琊,今之沂蒙;兵法书法,军民水乳。还有民歌小调,美食美物,无一不打动着同学们的心。
二、别样生活的体验
同学们在一中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校园生活。我们列队参加了升旗仪式、课间操、武术操训练,又恰好遇上年度运动会,应邀成为开幕式游行队伍的一员,并在场外观礼观战。大家不仅感叹于传统行政班级的声势浩大,而且对他们高效管理的校园秩序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互相增进了解,周三晚上,一中本部的六十余名学生干部与我们的六位学生代表举行了座谈会,主要就分层走班制、新高考制度下的自主选科、大学衔接课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当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自然会有未知数。值得欣喜的是,面对具体生活上的差异,同学们及时调整心态,适应性强,甚至写作中英文“三行诗”(亦不乏诗情激越超脱形式的)自我调侃,展现了敏锐的文学感知力和活泼的生活乐趣。
以下附录几首优秀作品:
《多变的天气》:好热,好冷,好冷噢。(唐梓菱)
《四月二十一日》:台儿庄躲雨,煎饼大葱,口吐兰芳。(唐梓菱)
《校园车队》:电瓶车,是你远征的坐骑,载着一中的荣耀驰向远方。(张沄沄)
《沂河畔的风》:从吴侬软语,到带着儿化音的爽朗,沂河畔的风充盈我的心。(严蕴迪)
《临沂的爱》:伴着兰陵的雾霭,我自远方轻轻地来,感受临沂的爱。(冯翊嘉)
《to classmates in linyi》:my life in linyi, hot as garlic, sweet as you.(刘嘉琳)
《dear linyi》:ebullient people you breezed, why the weather so freeze, but there’s still cozy breeze, only love left to seize.(程汇文)
三、师生情谊的感动
最令同学们难忘的,还是与临沂一中师生们相处的点滴。第一天到校已近深夜,诸位校领导仍在宿舍楼前热情接待了大家。周日晚上大家分别由自己的班主任带入班级,只听见整栋教学楼一阵阵浪潮似的欢呼。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一中的同学们有的像新闻发布会上连声发问的记者,有的迅速沟通起彼此的兴趣爱好,甚至直接唱起了共同喜欢的歌。在接下来随班听课的几天里,大家在诸门科目上都交流了学习经验。同学们充分体会到了学伴们的学习压力,以及他们面对压力时的积极乐观与坚强韧劲,并且关照自身,开始对自己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有所反思。同学们在展开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少小组都需要发放大量调查问卷,同学们在组内分工协调的同时,亦和一中的同学们保持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更不必说和学伴回家的那一天,同学们与学伴及其家长共进晚餐,近距离感受到了山东人的爽朗好客,缔结了真诚的友谊。值得一提的是,一中的一位爱好书画的同学与他父亲合作绘制了一幅《沂蒙山水图》赠送给我们,堪称情深义重。
文艺汇演是本次研学活动的高潮。为了与一中在周五联合举办汇演,同学们早早开始策划,不仅文艺组的成员勇挑重任,其他同学亦踊跃报名参加。周一下午即举行选拔主持人的比赛,我们的刘嘉琳、梁思贤同学随后开始与一中主持人合作撰写串场词。在排练的过程中,各类节目亦不断出新:一中的街舞社社长诚挚邀请钱思齐、赵海悦同学与他们合作,仅利用几天的课余时间就磨合出了一个机械舞组合;姜德然同学提出要为两地学生的友谊作一主题演讲,后改作由他与马羚同学担纲朗诵长诗《友谊地久天长》;还有丁昊同学主动加演的吉他独奏,看似随意实则暗暗用功的顾、沈相声组合,以及李语辰等特意为一中同学改写歌词的小合唱《银雀山路》(原为《成都》)等等。周五晚上大家济济一堂,从唐梓菱同学灵动俏皮的尤克里里开始,到全场沸腾的大合唱,同学们在合作与磨练中收获了甜蜜的欢声笑语。
按:本文题目中的诗句“蒙山沂水朝夕情,银雀金睦遥相映”,为师生共同在归途的高铁上创作而得,其中“金睦”、“银雀”以所在路名代指两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