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人民广播电台fm100.9兆赫,17个街镇主任、镇长轮番走进广播间,做客《城市精细化管理·听民意、集民智——市民对话街镇主任、镇长》节目,与市民对话,倾听百姓呼声,解决民生难题。
播出时间:每天早上8:30-9:00,
重播时间:当天13:00-13:30。
本期节目邀请到叶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俞玉根。
俞玉根首先介绍了叶榭镇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措施和管理特色,随后对4名市民代表的提问作了回应。
张泽老镇改造
俞玉根回应,对张泽老镇改造已经有了一个系统的规划,包括建筑形态、道路、地下管网和照明设施。对于背街小巷路灯的问题,已经落实有关部门完成统计调摸,并形成方案,预计在6月份左右启动施工。
滟东路积水的问题,东段已经落实过排水管网改造,但改造得不够彻底,目前叶榭镇已经落实临时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积水现象,立即加强排水。明年结合道路大中修,对管网一并进行彻底改造。滟东路西段还没有改造,针对此路段路幅狭窄、施工难度大的实际,已经请专家参与制订了方案,预计今年8月份启动施工,国庆节前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滟东路积水(资料图)
施工车辆压坏道路
俞玉根回应,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农林水等重大工程集中施工,大量重型车辆频繁出入农村道路,造成了路面损坏。去年对以往损坏的道路已经进行了维修。
今年,叶榭镇已安排预算,年内将对所有损坏道路进行维修,而且要提升维修后道路的质量和承重量标准。另一方面,叶榭镇将切实加强长效管理,避免类似情况重复发生。今年3月,叶榭镇制定出台了《叶榭镇涉路施工管理暂行规定》,明确由镇村镇办统筹管理,并落实施工方承诺书和保证金等制度,今后协调无序的问题将会大大缓解。
东勤村大赛河整治后面貌
东勤村路面破损
农村宅前屋后环境乱
俞玉根回应,前几年,叶榭镇通过实施“三清退”、“美丽庭院”工程和农林水、村庄改造项目,农村的总体环境面貌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对此,叶榭镇将重点落实三项举措:一是对村民堆放不用的砖瓦等材料予以统一回收利用;二是对全镇所有自留地、什边地进行归并;三是鼓励各个村出台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培育良好的村风乡风。俞玉根希望这项工作能得到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美丽家园。
四村村农田
▼四村村新桥河整治后
叶榭老镇改造
俞玉根回应,因为张泽老镇的老旧房屋符合旧街坊改造政策的面积比叶榭老镇多了一倍,所以给市民的感觉是政府主要财力投入在张泽老镇。其实,前两年镇政府已经在叶榭老镇实施了三角地商业广场的改造以及中原一村等住宅的改造工作。今年,镇政府也已将孟溪路区域纳入老镇改造范围,马上将启动施工。同时,俞玉根还透露了叶榭老镇改造的新思路,主要是依托济众影视基地,打造一个“孝文化”为主的特色小镇,今后叶榭老镇也一定会越来越漂亮。
改造后的张泽老镇一隅
此外,俞玉根还回答了“上海松江”微信平台上网友们关于高压线辐射、延长公交时间、停车费涨价、通天然气等问题。
市民可以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者拨打叶榭镇镇热线电话57885045,反映社区治理中的各类问题。
俞玉根还分享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大调研的感想,写下了这篇手记。
调研手记:把作风沉下去,才能把事业干上去
越是工作在乡镇基层,我越是深深感到一定要把作风沉下去,经常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市民的真知灼见和一线的真实情况,才能更好掌握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干货”,真正做到决策依实情,谋划出实招,把事业干上去。
眼里有活,当好发现问题的调查员
要弄清楚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的堵点、痛点,就要坚持“眼里有活”,走街头、跑村头、进户头,直插现场,发现问题,掌握实情。
我刚来叶榭工作没多久,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发现叶榭老街上有一处“无梁房”住着不少市民,房屋已十分危旧,仅视线可见的建筑安全隐患就很多。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叶榭老镇、张泽老镇上各有一处类似危险程度很高、人口集聚的老公房,每逢台风预警都要撤离住户。后来,在我的提议下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对这两处住户予以动迁安置,并在原址建设街心花园,彻底解决了安全问题。
在去年的一次走访中,我看到老集镇零星农民集资房区域环境卫生差,经了解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物业管理没有覆盖,这些区域同时还存在道路照明设施配套明显不足等诸多安全隐患。在排摸和征求居民意见后,我牵头推进了零星、分散老旧楼宇物业管理托底举措,确保小区的环境、安全等得到基本保障。
在今年的大调研过程中,我特地到叶榭老镇的每个弄堂转了一圈,发现不少道路十分狭窄,消防车根本进不来。在这种现实条件下,消防栓配套是否到位,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成了消防救灾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联系消防、安监、自来水公司等,对老镇上的消防栓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在孟溪路等区域增配了消除栓,努力减少火灾隐患。
手上有招,当好攻坚难题的指战员
我认为镇长的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帮助政府部门和基层单位牵头解决一些单靠他们的力量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而城市管理恰恰是难题集中的领域,难题不破,精细化管理就无从谈起。
在走访村民期间,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是在河道整治等工作推进过程中,一些大型工程车辆压坏了村级道路。河道整治好了,农田农施改善了,道路却坏了。这一问题在全镇范围内比较普遍,而由于工程类型不同、建设主体等级不同,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怎么解决?能不能出台一些实招?我带着问题多次问询村干部、相关条线部门和普通村民。干部群众提出了明确一个部门统筹管理、落实施工方承诺书和保证金制度等一系列好建议。在此基础上,我牵头制定了《叶榭镇涉路施工管理暂行规定》。这一制度的执行,有效缓解了工程施工对农民日常出行的负面影响,保障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强恕菜场的污水外溢是我镇的一个老问题。最近,我在实地踏看过程中,现场召集有关部门会诊问题,现场听取店铺经营者和市民意见。在综合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马上启动程序,计划投资200万元对先天不足的雨污管网进行彻底翻修;另一方面,在设施更新前,提高管网疏通频率,取得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通过这两件事,我深深体会到民智民力无穷。只要我们集中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想出攻坚克难的实招,推动难题的解决。
心中有民,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城市精细化管理,本质上就是民生工作。在大调研过程中,我坚持多跑困难群众家庭和环境设施薄弱的区域,发现群众对停车难、危房翻建等问题意见十分集中。
群众的诉求,就是我们工作的追求。针对群众呼声强烈的危房翻建问题,我牵头召开了多次座谈会,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农民建房管理制度,支持和规范了村民危旧房屋翻建、修缮行为,即防止了建房过程中的违法建设问题,也解决了房屋的安全隐患。
针对停车难问题,我经过多次调研提出了分类施策的办法。对世纪一村、世纪二村等停车位紧张的小区,采取增设车位的办法加以解决。最近,两个小区新增了汽车停车位207个,小区停车难缓解了,环境也明显改善了。对老镇零星楼宇住户的停车难问题,我约请公安部门同志一同现象踏看,明确了道路路边错时停车的办法,既缓解停车矛盾,也不影响道路通行。这一举措也将马上实施。
城市精细化管理任务很重,群众的期盼也很高。只要党员干部真正把作风沉下去,做到眼里有活、有上有招、心中有民,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始终唯实唯干,克难奋进,一定能练就出高超的“绣花”手艺,“绣”出一个美丽的松江。
为进一步聚焦城市治理“顽疾”,解决市民生活中的急难愁问题,结合大调研工作,区政府办、区新闻办、区社治办、区新闻传媒中心自联合举办“城市精细化管理·听民意集民智”——市民对话街镇主任、镇长广播特别节目,邀请17位街镇主任、镇长走进广播间,倾听百姓呼声,解决民生难题。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