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徐汇区南部中环变身"海绵城市"

2018-5-28 9:39:27发布67次查看

上海中心城区高压线下最大的违法建筑群、国务院挂牌督办的“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险隐患单位”,这些听起来“相当严重”的“帽子”曾经都“戴”在上海中环边的同一区域。谁能想到,两年前还存有超过35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1330家企业和租赁户、3000余名夜宿人员的“脏乱差”地带,如今彻底变身为景色宜人的绿色长廊(如图顾振华摄)。
位于上海徐汇区南部的徐汇中环绿廊南起梅陇路,北至漕宝路,东临桂江路和已规划的桂果路,西接交通动脉中环线,整片绿地位于220千伏超高压线保护区范围,全长3.28公里,绿化面积约34.2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16.02万平方米,在建面积3.45万平方米。绿廊最大特点,就是地块自南向北分别被沪闵高架路、平阳路、江安路、桂江支路、钦州南路等市政道路分割,漕河泾港、张家塘港等河道从绿地内穿过。
然而,绿廊的整体性却并未被穿插其中的河流、道路“打扰”,反而充分融入了周边居民区。在绿廊现场可以看到,绿地的主要景观为一条贯穿南北的樱花大道,除了景观功能,还兼具城市绿道、健身步道的作用,为周边居民提供宽敞舒适的休闲散步空间。
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副主任严世德介绍,樱花大道将穿过漕河泾开发区一直向北延伸1.8公里,直至蒲汇塘南岸,全长可达5公里。全线贯通后预计将有10余个品种的5000余株樱花在每年早春绽放。此外,整片中环绿廊还种植了香樟、银杏、玉兰、无患子、枫香、桂花、海棠、梅花、月季等植物,营造自然丰富的林缘线与林冠线同时,也丰富了绿地的四季景观。
沿着绿道由南向北前行,记者发现绿道两侧的地势逐渐出现了“高低差”,这又是为何?徐汇中环绿廊设计师姚国华介绍,考虑到中环线车流量大,噪音难以避免,因此绿廊紧邻中环线的东侧设计地势高耸,靠近居民区的西侧地势就相对平缓,为市民散步、休息、运动营造理想环境。
他特别介绍,由于整个绿地面积巨大,养护所需的自来水量非常可观,因此在绿廊二期的地下建设了一座约300立方米的蓄水池。平日下雨后,雨水进入地下水池,分别通过池中的物理、生化处理,使水质达到可浇灌用水标准,为地上绿化提供灌水补给。地下蓄水池还与整个绿廊的浇灌系统并网运行,如一段时间内缺少自然降雨的浇灌,绿廊就会自动采用地下蓄水池的储水浇灌。
记者提前探营正在施工阶段的绿地三期,这一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绿地中央开挖了一处人工河,并且与漕河泾连接。姚国华介绍,城市河道与绿地河道相连接,能够形成更为生态环保的绿地环境,也便于设计时利用原有地形和植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记者了解到,徐汇中环绿廊还尝试了诸多“城市海绵体”的建设方法,如营造合理的绿化地形、尽可能使用自然排水、选择透水材料铺装绿地路面和广场等。区绿化局方面介绍,结合穿越绿地的张家塘港和漕河泾港,中环绿廊能基本形成“渗、滞、蓄、净、用、排”等各类低影响开发的雨水设施及其组合系统。此外,利用雨水花园、植草沟、景观水系、人工湿地、低洼绿地、可渗透路面铺装、蓄水池等形式,绿地能显著减少地表径流,营造小型生态湿地和雨水花园等生态示范案例,向公众展示海绵城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重要理念。
截至目前,徐汇中环绿廊一期、二期已建成开放,绿地三期也将在近期开放。在建的绿地四期有望年底建成,五期(钦州南路-漕宝路)和六期(沪闵路以南梅陇路地块)计划结合地下空间开发,设置约1100个地下停车位,预计2020年底完成绿化建设。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