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传统诊疗方式 屈光手术进入“全程定制化”时代
2018-5-27 20:43:10发布60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27日报道:预测显示,到2050年全球近视患者将达49.49亿人,患病率为52%,高度近视患者将达9.25亿人,患病率为10%。中国作为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家,视觉健康形势不容乐观,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看病治病方式,也将为手术方案设计和手术效果优化提供依据。
今天下午,东方网记者从“共享全球智慧,定义近视未来——爱尔眼科全球近视手术技术发展成果发布会暨国际近视矫正专家对话论坛”上获悉,屈光不正的矫正对于视力的保护和挽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预估,全球中度至重度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中,未经矫正的屈光不正,占53%;而在盲症的主要原因中,未经矫正的屈光不正,占21%。虽然目前近视不能彻底根治,但可以根据科学方法进行预防、控制和矫正,目前近视矫正的主要方式有戴镜矫正和手术矫正。
现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行业标准的牵头起草人、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铮教授指出,根据手术实施的部位,近视手术矫正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眼内手术和角膜手术。对于较高度数的近视,如1200度以上,通常推荐眼内手术,如人工晶体植入术。而对于大多数近视患者,则可实施角膜手术。这种方式主要是运用激光能量消融或切割角膜,根据需要矫正的近视度数,切削掉或取出一定厚度的角膜组织,从而达到视力矫正的目的。
“从激光刀、板层刀手术到飞秒激光、全飞秒激光、icl手术,技术的迭代创新也推动了中国屈光手术领域的巨大发展与变革,目前已进入了以“全程定制”为标志的屈光手术4.0时代。”王铮教授指出,“依托爱尔眼科覆盖亚、美、欧三大洲的300余家连锁医疗机构,我们将打通全球屈光手术病历数据库,对生活区域、年龄、职业、用眼习惯等与手术相关的因素进行多维度分析,并借助数据共享、人工智能、全球专家远程会诊等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全程定制化’的手术解决方案,真正实现手术不仅仅是解决患者当下的视力问题。”
据悉,“全程定制化”近视手术解决方案是指根据患者差异化的眼部条件和用眼需求,根据术前与患者的沟通谈话、眼部检查,设计和实施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术后进行定期复查和眼健康管理,将视力提高与视觉质量改善作为双重目标,为患者提高看得清又看得舒适的术后体验。“对于成年人而言,一定要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一个全面的眼部检查,看看自己的眼睛条件是否适合做近视手术,以及适合做什么类型的近视手术,一定要在专业的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王铮教授指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