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揭秘!不能穿凉鞋、不能穿裙子…位于嘉定的“全球第一”的无人仓首次接受参观

2018-5-27 5:11:48发布100次查看
  不能穿凉鞋、不能穿裙子、
不能戴手表或首饰、长发束起
……
日前,京东位于上海嘉定
的“亚洲一号”三期无人仓
首次接受媒体参观
——这也是全球第一个规模化运行
并投入实际使用的全流程无人仓。
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承担华东地区每天20万单3c电子产品
和个人护理产品的物流分拣打包工作。
不过,进入仓库对服饰要求很严格。工作人员提醒说,这是因为仓库里没有人,工作者是上千台机器和传送带,人行通道空间很有限,参观者得小心自己的随身物品不要被卷入设备。
可事实上,据记者在现场参观发现,所有的机器都有各自精准的轨道和工作流程,即使是几乎随时在运动的自动转运货架agv,也具备防触碰和主动避让程序,所谓“服饰卷入设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仓库中最让人惊叹的,是数千台机器如何在京东自主研发的系统引导下,密切配合,完成每天20万单的产品入库、分拣、打包、出库全流程的无人化运作。
京东表示,要让这一无人仓的运转成为世界标准,用中国自主研发的无人仓智能控制系统开启全球智慧物流的未来。
从现场看,整个无人仓分为三个主要区域:
入库 分拣 打包区域,仓储区域和出库区域。
在入库 分拣打包区域,传送带将不同商品进行分类:有的是进入仓库存储的;有的是根据消费者订单从仓储运到这一区域,进行整理打包并贴上信息。
对商品进行分类和打包的完全由传送带和机器手完成,他们会根据商品本身的条码、订单信息条码来判断如何对商品进行排列组合和运输。
其中亮点之一在于,所有商品的包装都是机器根据实际大小当场裁剪切割泡沫包装袋或纸板包装箱的。
这就意味着这些商品不会出现“大箱小商品”的包装材料浪费,或“大商品小箱”导致商品在配送途中被损坏的情况,大大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包装材料。
在仓储区域,则是一排排排列非常紧密的货柜。数以万计的商品由机器人和机器臂完成入库和出库,既不容易犯错,也节省了空间。
在出库区域,大大小小类似扫地机器人的agv(物流行业的自动分拣运输机)则各司其职:最小型的300多个“小红人”agv负责将每个订单小包裹按照订单地址投放入不同的转运包裹中,中型agv完成第二轮分配和打包,大型agv则直接把最后要送往京东终端配送站点的大包裹送上传送带。
而传送带可以直接从库房内延伸至库房外的运输车上。再接下来,就是运输车与终端配送人员的合作,把包裹一个个送到消费者手上了。
在这个过程中,最亮眼的莫过于300多个“小红人”的密切配合:它们在广阔的分拣区域内背着商品往来穿梭,运行速度为每秒3米,这是全世界最快的分拣速度。
同时,“小红人”所有的路线都由计算机控制自行选择,“小红人”会互相避让;如果发现电量低了,它们会自动挪到墙上的充电桩上充电—— 10分钟充电,可以工作4小时。
此外,“小红人”还会根据分拣量大小,自行计算是“靠墙休息”还是驶上分拣场进行工作。
无人仓的设计师之一是京东物流首席规划师、无人仓项目负责人章根云。她表示,无人仓从本质上还是服务于订单的生产和运营,而非炫酷科技的展示。
要读懂无人仓的标准,
必须从“作业无人化”、
“运营数字化”
和“决策智能化”三个层面去理解:
“无人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最能体现其智慧化的地方,
并不是其按照指令进行操作、执行的能力,
而是其自主决策,判断,纠错
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
运营过程中,与面单、包装物、条码有关的数据信息
要靠系统采集和感知,
出现异常要自己能够判断。”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无人仓的“厉害”,章根云觉得可以再参考几个数据:京东无人仓可以大幅度地简化繁重的人工环节,减轻人劳动负荷,从而提升人的体验,其效率是传统仓库的10倍。
此外,在机器人使用方面,无人仓中既有传统的agv运输车,又有六轴机器人、自动供包机器人等十几种不同工种的机器人,总量达上千个,无人仓在机器人的投用密度上也是行业领先的。
基于此,
京东也首次公开无人仓的建设标准:
“三极”、“五自”和“一优”原则。
具体来说,
“三极”表示极高技术水平、
极致产品能力、极强协作能力;
“五自”强调自感知、自适应、
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
“一优”指的是成本、效率、体验最优。
无人仓来了,
原先大量工作在物流一线人员怎么办?
记者现场探访看到,无人仓虽然叫无人仓,但还是有少量员工,主要岗位包括商品入库(将需要入库的商品送到全自动化的流水线上)、设备监控及检修。尤其是设备监控及检修对无人仓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那么,他们的工作方式是什么呢?
在无人仓规划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对打包、存储等环节的机器人的性能、参数了然于心,凭借机器人运转的声音就能判断其故障并能够迅速给出解决方案。
2016年,京东物流启动了云梯计划,该计划旨在针对未来亚洲一号、中控组负责人、自动化仓专业系统人员以及专业设备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构建自动化专业力人才梯队,而邹瑞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我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但参与无人仓建设后,觉得用自动化技术让机器辅助人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可以让更多的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通过计算机可以获得更加经济环保的物流解决方案。”邹瑞表示。
(来源:上观新闻,编辑:陈玉珍)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