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普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顾建中
2018-5-25 14:35:03发布70次查看
当好区域经济发展参谋助手
——对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顾建中
党的十九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站在新的起点上,普陀区如何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乘势而上,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城区转型,全面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不断满足普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前,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顾建中。
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对当前工作有哪些指导意义?
答:“党的十九大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提出的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为我们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顾建中表示,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部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当好经济参谋助手,以钉钉子精神做好年底各项工作冲刺收尾和2018年重点工作的科学谋划。
现阶段,区发改委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根据十届区委三次全会明确的目标任务,保持定力,咬紧完善“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指标体系,细化“十三五”发展目标,强化定量目标约束作用,推动规划落地实施;完善“一轴两翼”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一轴两翼”开发建设管理组织保障;科学编制《普陀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指引;完善“2+5+x”产业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的精准度、影响力、带动性;制定《普陀区完善和提升民生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时间表、任务清单、节点安排、责任部门,推动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等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做好年度收尾冲刺工作。
提到制定发布的“2+5+x”产业政策体系,顾建中进一步阐述说,产业政策是政府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时期,普陀区按照“两区”建设目标和“一轴两翼”功能布局,积极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金融科技、互联网影视、标准化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着力形成以“5+x”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为此,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区发改委会同区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在梳理现行产业政策和开展政策评估基础上,推进构建“2+5+x”产业政策体系,即“2”是指服务经济和人才支持两个普惠性政策,“5”是指支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文化产业、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五个专项性政策。在政策制定中,区发改委突出把握了政策的统筹性、政策的精准性和政策的简明性,以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问:围绕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论断,前期区委组织开展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专题调研,区发改委结合实际,着重摸排梳理出了哪些短板问题?
答:“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区发改委围绕中心工作,排摸梳理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顾建中讲到,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总量偏小,增速偏慢,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房地产业占比过大,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能级不高,缺乏贡献度高、竞争力强的支柱性产业,经济发展新动能还不明显;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分布较为分散,入驻企业规模偏小,缺少具有“压舱石”作用的企业和项目,新兴产业培育力度不够,产业之间协同效应不明显、产业布局缺乏整体规划、特色不明显;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分布不平衡、服务能级不高,服务半径较小,服务内容不够多元化,服务的能力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等方面。
问:针对这些问题,区发改委如何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本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答:顾建中表示,即将到来的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年,也是“十三五”中期评估年,区发改委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重点地区转型发展,完善产业政策,加强民生保障,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围绕推进重点地区五年行动计划落实,将依托普陀现实优势、可为的空间及重点项目、资源、条件,加快形成以桃浦转型发展为引领的“一轴两翼”功能布局,打造武宁创新发展轴,建设北翼城市转型示范走廊,构建南翼滨河开放活力带。
武宁创新发展轴,聚焦重点科研院所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性平台、上海市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平台,开展关键性技术攻关和战略性项目布局,支持重点科研院所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推动武宁科技园等园区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从创新资源优势向创新功能优势转变,把武宁路打造成为带动全区转型发展的创新轴线。
北翼城市转型示范走廊,以桃浦转型示范带动全区转型发展,推进桃浦与真如联动发展,打造上海西北部城市更新和创新发展的示范走廊,成为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开放门户。聚焦桃浦智创城,按照“黄浦江两岸的开发标准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一流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智力、智能、智联”引领,将“产城深度融合、低碳绿色生态、城市设计人性化”理念贯穿始终,做城市老工业区转型的示范、城市更新的示范、21世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示范,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示范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加快真如副中心开发建设,围绕上海西北部国际商务活动中心的功能定位,全面完成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功能性项目初具规模,建成一批创新创业的空间载体和功能平台,总部经济和体验型商务文化活动中心功能凸显,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和城市更新。
南翼滨河开放活力带,将抓住全市加强苏州河两岸地区功能统筹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推动长寿商业商务区、长风生态商务区和中环商贸区发展,着力发展“水岸经济”,加强生态绿地、文化设施、堤岸修缮、滨河空间贯通、慢行交通等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商旅文一体化功能,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展示海派精致、体现城市活力的地标。推进长风生态商务区和中环商贸区一体化联动发展。以生态、活力和品质为名片,以金融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商贸会展为产业发展特色,共同打造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展示海派精致、体现城市活力、产业高端、功能完善、品质卓越、令人向往的城区。以 “规划建设一体化、区域环境一体化、功能布局一体化、招商服务一体化、精细管理一体化”为重点,加强城市形态的规划设计和整体打造,全面推动区域环境优化、能级提升。打造长寿商业商务区升级版。以“三带四组团,特色发展”为总体定位,推动苏州河生态文化活动带、长寿路商业商务活力带以及中山北路商贸产业带三带的发展,升级长寿湾、大自鸣钟、曹家渡以及新武宁四个组团的功能。推动落实长寿地区楼宇和社区城市更新五年行动计划,推动区域城市更新和重点楼宇企业融合发展,带动区域产业提升。(记者 王慧)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