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大调研访民情解民忧见实效
2018-5-25 11:44:18发布74次查看
据松江区消息:全方位动员、全过程落实,真找问题,找真问题。来自区大调研办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我区84家单位走访对象已达14.5万户,问题解决率从1月份的38.46%上升到4月份的55.04%。这份“大调研成绩单”既是一份阶段性的记录,更是大调研工作实实在在的反映和折射。
沉下身子收集问题,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全区各级干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走出“舒适区”,深入调研,把痛点、堵点作为切入点,用脚步丈量民情,下功夫破解难题,不停留在解决表层问题,不满足于解决单个问题,不断自加压力,寻求解决问题根源的办法,在解决群众急难愁、探索社会治理精细化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
提高效率自愿当“客服”
4月25日23时,区交通委办公楼仍灯火通明,一群“客服”正在忙着敲键盘、打电话、查资料。
原来,4月24日,“上海松江”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区长公开私人手机号:有问题找我!》的文章后,市民纷纷在文章下留言,当晚,留言量一度持续猛增,不久便突破千条。在不断增加的留言中,交通问题是市民提问、投诉的重点。区交通委大调研办当即决定,连夜加班回应群众关注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客服”忙碌的一幕。
区交通委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收到留言后,区交通委大调研办20余名同志全员出动,迅速组成答复工作专班,协调联系10余家兄弟单位,信息沟通300余条,按时推进答复进度,“4月25日,全员主动加班至深夜完成第一批次留言答复,4月26日工作专班继续努力,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圆满完成所有相关留言的答复。”
这次“客服”岗位的体验,让区交通委全体人员真切地意识到,大调研不能简单停留在发现问题层面,更要提高回应和处理效率,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诚意。下一步,区交通委将推广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现场体验的大调研模式,从调研过程、沟通办理、反馈答复三方面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与群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保证问题从发现到分办当天完成不过夜,从科室承办到初步答复一周内基本完成,大部分即知即改问题确保一个月内有初步的措施或成效。
学做精细管理“设计师”
随着大调研的脚步走得越来越实,群众的心宽了,各级干部的管理和服务思路也变了。
位于卖新公路旁的聚龙小区,是新桥镇的一个老旧动迁安置小区,也是距离镇区最偏远的一个住宅小区,小区里的89户人家多为老年人,老人们常常自嘲这里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去年底,随着大调研的全面铺开,这个角落也进入了新桥镇各级干部的视野。经调查发现,聚龙小区的居民有着各种各样的迫切诉求,如停车位过少、环境绿化率低、健身设备不足等等。然而小区面积并不大,几乎没有规整的大块土地可用于规划公共设施建设。要想满足居民的需求,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
其实,新桥镇的老旧动迁安置小区不止聚龙一个,群众反映的多是共性问题。于是,新桥镇决定以聚龙小区为“试验田”,借着大调研的契机,一起学习如何做好精细化管理的“设计师”。新桥镇镇长钱锋说:“大调研不能只是群众抱怨一件事就解决一件事,而是应该在深入的调研走访中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最近,这个原来“暮气沉沉”的老小区变得热闹起来。村镇办、派出所、城管中队、安监所等各个职能部门人员陆续来到这里,就连镇领导也成了这里的常客,隔三差五过来开现场会。看到这番变化,居民心里有过诧异,但更多的是对未来小区环境的期待。“感觉政府把我们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在办,大家都很支持,希望快点改造好。”
目前,聚龙小区综合整治改造项目的实施方案已初具雏形,内容涉及改建停车位、增设绿化、加强门禁管理等多个方面,预计今年年内将全部改造完成,日后还将建设各类便民服务配套工程。
新桥镇党委书记石屹表示:“全镇各级干部只有真正学会如何做到民意征求精细化、规划设计精细化、施工管理精细化及长效管理精细化,我们的大调研才算真正取得实效,才能真正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多方携手合作当“战友”
大调研的不断深入,让全区各职能部门逐渐认识到,“只扫自家门前雪”的做法已经难以解决不断涌现的群众诉求,跨部门联合“作战”势在必行“大家都重视起来了,一起努力,事情解决得就快了。”得知改善松蒸公路出行条件的交通应急方案已制订完成,刚与区交警部门通完电话的石湖荡镇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松了一口气。
松蒸公路石湖荡段总长约5公里,西与青浦区练塘镇相接,东与小昆山镇昆港公路相连,是一条区区对接的道路,是泖新村、新姚村3000余户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区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条双向两车道、路面宽度不足10米的公路上,所有道口基本都未安装相应减速、警示设施,居民出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周边群众对改善该条道路出行条件的愿望一直都非常迫切,这也是石湖荡镇政府多年来的一块心病。“当前松蒸公路拓宽最大的难点在于道路两侧存在219亩永久性基本农田,道路拓宽工程短时间内难以实施。”石湖荡镇村镇办负责人说。
道路拓宽遇阻力,居民的出行难题亟待解决。近日,石湖荡镇村镇办工作人员再次深入松蒸公路两侧3000余户村民家中,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村民出行诉求。与此同时,石湖荡镇政府与区发改委、建管委、交通委、公安分局、规土局等单位开展联合调研,多次召开协调会商量对策。
经过多部门的携手努力,区交通委和交警部门决定在松蒸公路两侧50余个入村入口安装减速带、停车让行等警示设施,同时对部分路段实行车辆限速限行。针对村民反映的道路两侧行道树繁密、无照明设备,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相关部门将对道路两侧行道树进行修剪,并增设照明设备。
其实,自大调研开展以来,松江各级干部走出调研“舒适区”、转变作风为民生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岳阳街道一户一个方案,让冷冰冰的拆违工作变得更有温度;九里亭街道干部利用休息日进楼道,一天走访1703户居民;商发公司、置业公司、区房管局等多部门联手破解零星小区物业管理“真空”问题……一个个社会治理难题的破解,都是大调研访民情解民忧见实效的见证。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