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市民体质监测情况报告发布
2018-5-25 13:34:02发布82次查看
据金山区消息:日前,2017年金山区市民体质监测情况报告发布。本次监测指标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三个方面,监测结果达标率为96.3%。
据介绍,本次体质监测工作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的规定,按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的要求,于2017年4月至11月对金山区内10个街镇(工业区)进行了市民体质抽样监测。监测指标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监测人群为20~69周岁的成年人和老年人。总测试样本为10072名,有效样本为10023名。
经系统数据录入与分析,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进行评分和评价,这次金山市民体质监测结果达标率为96.3%,其中合格65.6%,良好26.4%,优秀4.3%。
整体来看,金山区市民体质监测中主要问题是心肺机能、静态平衡能力和柔韧性较差,以及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不足。
专业部门分析建议,针对这些问题,在日常的体育运动中,既要增加有氧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质量指数,同时,也要注重力量训练(尤其是上肢),兼顾柔韧、平衡练习。为了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建议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不但要采取多种运动项目相结合的方式,也要注重身体各部位的力量训练及适宜的运动强度,做到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安全、有效、全面的改善体质健康水平。
据了解,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确立了“大健康”观念。据此,《“健康金山2030”规划纲要》也提出了“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的目标。
根据“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金山区体育局针对卫生健康整体能级不强、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将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努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享有”的高水平全民健康新格局。
22个社区公共运动场、366个健身苑点、11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3条百姓健身步道、14个百姓(市民)健身房、2条自行车绿道、2个百姓游泳池,基本实现了社区公共运动场街镇全覆盖、健身苑点村居全覆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村全覆盖,每个镇(街道、工业区)都建有1个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同时,该区积极鼓励社会自建的体育场所实行公益性开放,目前已有8家社会自建体育场馆享受公益性开放补贴政策。
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金山区还将丰富赛事活动项目体系,运用社会化办赛模式,积极培育和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2018年,该区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社会化公开申办机制,全民健身大会24个项目择优确定17家体育类社会组织和企业承办。
目前,金山区已建立了体育健身服务配送制度,形成市、区两级配送体系,“你点我送”,覆盖全区。2018年,该区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示范站点 11处,选配6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定人、定点、定时服务。
通过体医结合,金山区还积极实施慢病防治和运动干预。2014年,该区开始开展糖尿病运动干预,干预范围由最初的2个街镇到今年的11个街镇全覆盖。此外,该区还建立了金山体质健康在线微信公众号,推送体质监测、运动干预、科学健身指导等相关资讯,目前已经推送700多期。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