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从江宁老建筑阅读上海近代风云

2018-5-25 13:22:14发布86次查看

第九制药厂(陈毓龙)
老建筑是活着的历史,也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江宁路街道辖区曾是上海的公共租界区,辖区内历史建筑资源丰富,既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小校经阁、龚式住宅)、红色印记(中共中央阅文处、聂耳旧居)、花园别墅(太平花园、康定花园)、民族品牌(华义毛刷厂、国棉四厂),也有戏院学校(艺海剧院、时代中学),这些都是江宁弥足珍贵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积淀。
江宁路街道于2017年启动“记忆江宁·美丽家园发现之旅”——江宁老街坊记忆留存专题项目。项目旨在形成一整套反映江宁老街坊、老建筑历史沿革和人文特色的文化作品,具体为:绘制一张文化地图,勾勒出江宁社区历史老街坊的文化脉络;拍摄一部短片,记录江宁社区老街坊的建筑风貌和人文情怀;创作一本填色书,留存美丽家园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编撰一套图画书,汇集辖区内历史老街坊及其背后的城市记忆;挂牌一批江宁记忆点,激发社区居民的共鸣,唤起社区居民城市文化记忆,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经专家评审,确定首批18个“记忆江宁”老街坊入围名单,全面征集老建筑、老街坊背后的人文故事。街道同时广泛征集,组织开展“画画我心中的美丽家园”老街坊绘画作品征集活动,短短两个多月便收到了108幅投稿,参与画作的社区居民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83岁,最终挑选出37幅,把居民质朴的作品转化为创意填色书,为居民们珍藏这份经历。此外组织专家学者调查研究,在老建筑背后故事的征集中,深入了解老街坊相关故事,同居住在周边的老居民,开展专题座谈,围绕这些老街坊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采访,经专家考察和整理,形成了30个地标的相关图文资料。这些绘画摄影作品,有国画、油画、彩绘图画、素描、钢笔画、电脑画、想象画等多种形式。并根据每个建筑的特点量身定制了填色画,让大家都能成为江宁美丽家园的“设计师”。
目前,项目已形成成果有:一是推出文化地图,包含30个老建筑,精心设计了4条江宁社区漫步路线,让大家感受社区文化魅力,印制好3000份手绘地图,发放给社区居民和单位。二是发布“记忆江宁”宣传片,通过“文脉传承、历史风云、民族工业、百姓日子”四个主题将记忆江宁老街坊18个记忆点贯穿起来,唤醒社区的历史记忆和背后的人文历史故事。三是制作创意填色书,将前期36幅记忆江宁绘画和摄影征集作品,转化成一套填色书,让参与者通过自己的手和想象将老建筑和老街坊用色彩的方式表现出来,一经推出,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居民的热烈欢迎,已印刷6000册,通过各种活动发放给社区居民、青少年和楼宇白领。
2018年4月,江宁路街道还发布了“记忆江宁故事书”。这是街道人文品牌项目“记忆江宁”系列的又一精心之作。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记录最真实的历史建筑、最真挚的人文情怀,与来自18个居民区的老街坊开展座谈、访谈50多次,实地走访历史建筑200余次,共收入了98幅来自社区居民的手绘及摄影作品,涵盖了辖区32处老建筑、老街坊。最大程度将老街坊曾经经历或流传下来的“往事”,经考证后编辑进了本书。街道试图通过一个个充满温度的故事将这些老建筑贯穿起来,通过这些故事唤醒共同的社区记忆,提升社区的认同。
江宁路街道还开发制作了“最爱人文江宁”线上平台。平台引入时下最流行的“二维码”,让“路人”第一时间获取历史建筑的图文信息的同时,通过“我的卡牌”和“回忆值排名”等互动功能,让每一个到访者留下自己的足迹并看到自己造访的地标数量,以及在朋友们之间的排名。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浏览都是一次读者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承诺。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