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区中心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医师王学敏——患者满意做医生才有尊严

2018-5-24 11:33:00发布73次查看

他说他害怕疼痛,但更怕患者疼痛;他说他不爱笑,但患者及其家属没少对他笑;他说做医生要有尊严,强调这尊严便是患者的认可……他就是区中心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医师王学敏,由他领衔的急诊危重病科全年收治急患29万余人次,危重病抢救9426人次,抢救成功率96.63%。今年4月底,他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区域名医”,对此,他说: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
“三板斧”缓解病人滞留
病房、走廊摆满了病床,许多病人需要留观却没有地方可以加床……去年9月,刚调到区中心医院急诊危重病科的王学敏,面对急诊留观室人满为患的景象有些着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病患滞留?”
经了解发现,部分留观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无需在医院“耗着”。“很多病人小毛小病来医院就要求挂水,他们认为输液来得快。”王学敏说,这使本就有限的医疗资源变得更为紧张,甚至可能影响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鉴于此,他带头推出了“三板斧”,缓解留观室病人滞留情况:严格禁止不合理用药,坚决避免不必要输液,耐心宣传过度医疗的危害性。
“推出‘三板斧’,压力不小。”他说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患者不理解,频频质问为什么不给补液;医生不理解,抱怨限制用药病人不理解,老找医生麻烦。对此,王学敏顶住压力,耐心做好医生的思想工作,宣传相关政策、法规。此外,他还深入病房宣传正确的治疗理念。在他的带领下,急诊科面貌焕然一新,均次药费大幅下降,不合理补液显著减少,留观室、抢救室的患者周转明显加快。
破传统设急诊专家诊室
病人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是王学敏常常思考的问题。急诊患者多,病情复杂且紧急,年轻医生面对大量急诊患者,很难有足够的经验和精力与患者沟通。“为什么专家诊室只能设在门诊呢?我们急诊科身经百战的专家能否成为急诊重地的‘前锋’呢?”王学敏思考着。
深入思考后,王学敏找到了医院领导,他的大胆创新得到了院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今年3月,急诊科专家诊室开诊了。经验丰富的专家坐诊急诊室,预检台将病情复杂的患者推荐到专家诊室,医技、信息等部门通力合作,使患者能够快速完成检查,专家及时为患者诊断治疗。
尊重关爱减轻病患疼痛
“尊重生命,做一名有尊严的医生。”王学敏认为,只有对患者充分爱护,才能赢得患者的尊重。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今年春节后的一天,一名脑梗患者的家属找到王学敏:“为什么把我老公的药停了?”原来,病人家属不理解为何给还处于昏迷中的患者停了好几种药,一时激动找到医疗事务部投诉。王学敏对此并不意外,他耐心地向病人家属解释:“药物都有它的适应症和疗程,到了需要停药的时候就得停药,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也会使患者产生耐药性。”再三解释后病患家属仍然将信将疑,王学敏安慰说:“放心吧,我们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情况会及时治疗。”几天后,患者家属又来找王学敏了,这一次她是笑着来的:“谢谢王医生,上次的事对不起。”原来,停药之后,患者病情不仅没有恶化,反而好转了。
“王医生平时不太爱笑,大家可能觉得他冷冰冰的,其实他心里时刻装着病人。”一名患者说。“有的病人对疼痛敏感,测末梢血糖也觉得很痛苦,血糖稳定了,要及时减少测血糖的次数。”怕疼的他对患者的疼痛感同身受。细心的他还提醒床位医生:“频繁地测血糖、量体温都会影响病人休息,情况稳定了要尽量减少这些常规检查的次数。”
王学敏的提醒大到用药停药,小到尿管该不该插,这些提醒有的关乎患者身体是否舒服,有的为了尽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他说:“我们做医生的要对病人的痛苦和难处感同身受,并且尽力帮他们解决。病人满意了,我们才有尊严。”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