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数字教材 促进课堂转型——上海市数字教材应用研究物理交流展示活动
2018-5-24 0:00:00发布90次查看
2018年5月10日,上海市数字教材应用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在新杨中学开展。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专家有: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材实验项目组张新宇博士、虹口区物理教研员物理特级教师贾慧青、普陀区物理教研员傅继芳。来自全市数字教材实验学校以及本区相关学科的近70位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活动由新杨中学金天龙老师执教的《热量 比热容》第二课时拉开序幕,金老师整合了数字教材、学校aischool平台和希沃授课助手,充分发挥了数字教材云笔记、插入资源、圈画和批注、配套练习等功能。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课堂气氛热烈,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是让课堂效益提升,效果优化。
接着,全体老师聚集在三楼多媒体教室,在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材实验项目组张新宇博士的主持下对数字教材的应用情况进行交流研讨。张新宇博士带领大家观看了数字教材阅读软件的介绍,展示了数字教材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主要功能,令在场的老师感受到了“小教材,大教学”,以数字教材常态应用为基础,通过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达成促进教学方式转型,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应用的基本理念。
随后,徐跃进校长就学校数字教材的试验做了以“融入数字教材 促进课堂转型”为主题的汇报交流。介绍了学校整合各类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引领教师和学生转变教与学的行为,展示了近一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学校把数字教材与教学研修相结合,开展基于四步导学教学设计的数字教材研究,把项目落到实处;同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数字教材的应用研究,通过多元培训,让教师掌握信息化平台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让数字教材变成教学常态应用。
最后,金天龙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意图说明,重点介绍了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项目组教师和专家代表也进行了评课。物理教研员贾慧青老师指出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活动设计新颖,教学工具先进,教学效果显著。把数字教材的功能和物理教学结合了起来,学生的探究得以开展,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借助数字教材将本课的难点逐步突破,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新知表示肯定,将“基态”的常规课上升成这节“激发态”的展示课。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