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奉教院附小响当当 你可知道校长何哲慧的故事?

2018-5-24 16:06:54发布82次查看

2007年何哲慧刚刚完成教育部派驻香港指导中文的工作,回到上海市奉贤区就接到了一个全新的任务——创办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现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于是,她一头扎进了尘土飞扬的工地,虽然面对重重困难: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家长观望、教师短缺、生源不足,但她的心中已经拥有了一个梦想,办一所有灵魂有信仰的奉贤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精良的教师队伍,校长要做教师专业发展的领路人。面对大量新教师,何哲慧创立了“987”工程的培养机制。无数个傍晚,无数个节假日,和职初老师们摸打滚爬在一起。穿着睡衣的她,凌晨一点在北京的一家宾馆,给老师们上着一堂数学课。那天,她们在考察北京几所名校后,研讨、策划,兴奋得一夜无眠。这样的情景成了她们教育改革的常态!
为了让中年教师在学校二度发展,何哲慧研发了“四单式”螺旋提升机制,通过名师、名校的优质资源来带动。一位两鬓斑白的中老年教师说:来附小是最正确的选择,我这棵老树竟然开花了。因为附小鼓励老师们有想法,并想办法帮助实现,把体育教师送到美国、把英语老师送到澳洲深造,这位从来没有参加过公开教学的老教师也加入了台湾“超脑数学”的项目研究,竟然拿了全国比赛的一等奖,在全国同行面前作展示。十年,附小诞生了18位市级教学比武的一二等奖获得者。
何哲慧努力做教师高雅文化的塑造人,每一周丰富的社团活动全家总动员,瑜伽、国画、太极,每月有教师们喜欢的话剧欣赏,读书沙龙。她还成为教师幸福生活的贴心人,重阳节把教师的公婆爸妈请进来,新年举行明德好家属表彰大会,寒假里冒着大雪一家一家走访慰问;教师们的困难更是挂在心头,爱人没有工作帮助联系,孩子要上学帮助解决。她编著了《班主任工作三十六策》作为上海市教师培训教材,《上一堂灵魂渗着香的课》在全国发行。她在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大会、在全国各类会议交流师资队伍建设的做法。学校也成为了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 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示范校。
学校的最大成功是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校长要做创新的设计者。为了发展孩子们的特长,每天放学后、每周五下午八十多个社团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学校的行进乐队在香港国际比赛中荣获金奖,机器人在全国大赛中荣获多项第一。为了实现奉贤武术零的突破,何哲慧觅到了一位全国武术冠军,安徽籍运动员小赵,小赵从小习武,身怀绝技的,但家境贫寒,为了留住她,何哲慧把她安排在自己婆婆的家里,帮她解决后顾之忧,她知恩图报,加班加点训练,如今附小武术队走出国门,在新加坡国际武术比赛中名列金牌榜首。
孩子的成长不应局限于校园,何哲慧主动出击考察优秀企事业,建立了十八家校外教育基地、让孩子们跟着爸妈去上班,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学校三亩多地的“开心农场”是他们自己拓荒的,种上菜、栽上果树,养起兔羊,孩子们学工、学农、学军、学商。学校绿太阳银行、绿太阳超市创新学生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他们尝试与境外学校的交流合作,引进国外课程资源,积极进行创新项目研究,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却能在区的历次教学质量抽查中均名列全区第一。成为市课改创新领头羊,作为上海市学校代表向国家教育部作汇报。
教育人更要有一份博爱的胸怀,应致力于社会贡献和辐射引领。何哲慧构建了“3+1”立体式家长学校工作机制,成立了三个家校工作室,编写了《父母课程50讲》,提升全体家长育儿能力,并以1个家委会办公制,打开校门让家长走进校园 ,让家长成为学校不在编的教员,每天活跃在校园内外:从“校园安全监督员”到“卫生顾问”:每天早上在校门口迎接孩子,每天放学的校门口指挥交通,每月的“月月有约”心理咨询大受欢迎,“爸爸俱乐部”剧社、合唱等丰富的活动,让爸爸承担起了教育的责任。学校荣获全国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首届家长示范学校。
十年办学,何哲慧开展市区级课题、项目研究十多项,出版书籍三本,发表文章七十多篇,屡屡获全国、市、区级奖项。“何哲慧名校长工作室”培养了一批批教育管理者,带教了来自新疆、青海、秦皇岛、唐山、东营等一百多位校长。学校先后与10所学校联盟,与洪庙小学、海湾小学、奉城二小、四团小学结为集团学校,作为集团理事长,让校本特色课程在区域共享,让优秀的教师走向农村学校,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农民工子弟,全面推动乡镇学校的发展。学校还与青海、贵州、嘉善学校结对,她每年十多次为全国各地的学校做培训,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作出贡献。学校每学期迎来全国各地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接待了来自美国加州、韩国釜山、泰国前总理的教育代表团。
附小成为了全市响当当的老百姓向往的好学校:三年获市文明单位,四年成为市新优质学校,五年成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七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十年附小首创区长质量奖。她本人也获得了许多荣誉:担任校长八年,破格成为特级校长、成为全国小教会理事、是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等多家媒体做人物专访。她坚信:人是要有精神,有梦想的,为了梦想而执着奋斗是幸福的!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